采绿

四言诗
《采绿》,刺怨旷也。幽王之时,多怨旷者也。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一章)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二章)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三章)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四章)

 

评析

《毛诗注疏》:

《采绿》,刺怨旷也。幽王之时,多怨旷者也。怨旷者,君子行役过时之所由也。而刺之者,讥其不但忧思而已,欲从君子于外,非礼也。○思,息嗣反。下皆同。 [疏]“《采绿》四章,章四句”至“旷者”。○正义曰:谓妇人见夫行役,过时不来,怨己空旷而无偶也。妇人之怨旷,非王政,而录之于《雅》者,以怨旷者为行役过时,是王政之失,故录之以刺王也。经上二章言其忧思,下二章恨本不从君子,皆是怨旷之事。欲从外则非礼,故刺之。○笺“怨旷”至“非礼”。○正义曰:妇人思夫,情义之重,礼所不责,故知讥其不但忧思而已,欲从君子于外,非礼也。礼,妇人送迎不出门,况从夫行役乎!虽忧思之情可闵,而欲从之语为非,故作者陈其事,而是非自见也。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兴也。自旦及食时为终朝。两手曰匊。笺云:绿,王刍也,易得之菜也。终朝采之而不满手,怨旷之深,忧思不专于事。○匊,弓六反。注本或“一手曰匊”。刍。楚俱反,草也。易,以豉反。 予发曲局,薄言归沐。局,卷也。妇人,夫不在则不容饰。笺云:言,我也。礼,妇人在夫家笄象笄。今曲卷其发,忧思之甚也。有云君子将归者,我则沐以待之。○局,其玉反。卷音权。下同。又眷勉反,沈其言反。 [疏]“终朝”至“归沐”。○毛以为,言人有终朝采此绿叶,而不能满其一匊。此采者,由此人志在于他故也。以兴此妇人终日为此家务,而不能成其一事者,此妇人由志念于夫故也。故言我之忧思,不暇容饰。今不洗沐其发,徒曲卷而已,是忧思之甚也。薄知我君子之将归,我则沐发以待之。今之不沐,由无君子故也。○郑唯妇人身自采绿,不兴为异。余同。○传“兴也”至“曰匊”。○正义曰:毛以妇人不当在外,故以为兴。终朝者,是终竟于朝,故至食时也。匊物必用两手,故曰“两手曰匊”。○笺“绿”至“于事”。○正义曰:绿若难得,不盈是常。今言其不盈,故为易得而不满,是其忧思不专也。以田渔之妇,则庶人之妻可自亲采,故不从毛兴也。○笺“礼妇”至“待之”。○正义曰:解所以曲卷者,礼,妇人在夫家,当笄此象骨之笄,今曲卷其法,则去其笄而不用,是忧思深也。此训言为我。我,君子也。我则沐以待之。此我,义势所加,非经言也。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衣蔽前谓之襜。笺云:蓝,染草也。○蓝,卢谈反,沈力甘反。襜,尺占反,郭璞云:“今之蔽膝。” 五日为期,六日不詹。詹,至也。妇人五日一御。笺云:妇人过于时乃怨旷。五日、六日者,五月之日、六月之日也。期至五月而归,今六月犹不至,是以忧思。○詹音占。 [疏]“终朝”至“不詹”。○毛以上二句与前同。下二句言妇人五日一进御于夫,言常时以五日为御之期而望之,至六日而不至,尚以为恨。今日月长远,能无思乎?举近以喻远也。郑以上二句为赋也,自与前同。下二句言妇人本与夫以五月之日为还期,今六月之日而不至,是为行役过时,所以怨旷忧思。○传“衣蔽前谓之襜”。○正义曰:《释器》文也。李巡曰:“衣蔽前,衣蔽膝也。”○笺“蓝,染草”。○正义曰:以蓝可以染青,故《淮南子》云“青出于蓝”,《月令》“仲夏无刈蓝”,是可以染之草。○传“妇人五日一御”。○正义曰:《内则》云:“妾虽年,未满五十,必与五日之御。”是传之所据也。传以彼文不辨尊卑,则通及庶人。王肃云:“五日一御,大夫以下之制。”传意或然也。其天子诸侯御之日数,则传无文焉。妇人之思夫,必过时乃怨旷。毛虽云五日一御,不必夫行六日便即怨也。当是假御之期日,以喻过时耳。孔晁曰:“传因以行役过时刺怨旷也,故先序家人之情,而以行役者六日不至为过期之喻,非止六日。”毛意当然也。郑五日之御则不然,故《内则》注云:“五日一御,诸侯制也。诸侯取九女,侄娣两两而御则三日,次两媵则四日,次夫人专夜则五日也。是郑以五日为诸侯制,非大夫以下御妇人之日限也。其天子则《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注云:“自九嫔以下,九九而御于王。凡群妃御见之法,月与后妃其象也,卑者宜先,尊者宜后。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亦十五日而遍。云自望后反之。孔子云:‘日者天之明,月者地之理。’阴契制故月上属为天,使妇从夫,故月纪。”是郑差后宫之数,为天子御日之文也。以御女八十一人而言,九御知当九夕。以数准之,故九嫔以下皆九人当一夕也。夫人自然三人当一夕。是十五日一遍,与望数相当,故云然。亦者,亦望之日数以其相当,故因引孔子之言以證之。后皆取其盛者,故知卑者宜先,谓月初也。望后则月光盛,故知反之。是以《内则》之注亦先始娣,从卑者起,由准此也。诸侯夫人则亦望前先卑,望后先尊,至望而夫人三进,望后亦如之。以此推之,则大夫一妻二妾,三日一御。士有妾,二日一御。庶人多无妾,其妻每夜而进之。此所以与毛异也。○笺“妇人”至“忧思”。○正义曰:笺解妇人所以怨旷之意,由过时故也,则此过时之言,故不为日数也。虽言以日为喻,五日一御,非庶人之礼,又其喻悬而不惬,故易传云:“五日、六日者,五月之日、六月之日。是期至五月而归,今六月犹不至,是过时所以为忧思也。”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笺云:之子,是子也,谓其君子也。于,往也。纶,钓缴也。君子往狩与,我当从之,为之韔弓。其往钓与,我当从之,为之绳缴。今怨旷,自恨初行时不然。○狩,尺救反。韔,敕亮反,韬也,沈治亮反,本亦作“鬯”。钓音吊。纶音伦。缴音灼,亦作故,同。与音余。下同。为,于伪反。下同。 [疏]“之子”至“之绳”。○正义曰:妇人既思夫不见,悔本不随之共行,云:我本应与之俱去。若是子之夫往狩与,我当与之韔其弓,谓射讫与之弛弓纳于韔中也。是子之夫往钓与,我当与之纶之绳,谓钓竿之上须绳,则己与之作绳。今不见而思,故悔本不然。○笺“纶,钓缴”。○正义曰:《释言》云:“缗,纶也。”则纶是绳名。弋是系绳于矢而射,谓之缴射,则钓缴者,谓系绳于钓竿也。经云“言纶之绳”,谓与之作绳。此犹今人接綎谓之绳綎也。《说文》云:“缴,生丝缕也。”则钓与弋射,其绳皆生丝为之。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笺云:观,多也。此美其君子之有技艺也。钓必得鲂、鱮,鲂鱮是云其多者耳。其众杂鱼,乃众多矣。○鲂音防。鱮音叙。观,古玩反。注同。《韩诗》作“睹”。技,其绮反。 [疏]“其钓”至“观者”。○正义曰:既恨不从君子狩钓,故此又说其钓之技。上兼有狩,此偏言钓者,因上钓文在下,接而申之耳。此不从之行,而知其获多者,言本在家之钓,非谓役中时也。俗本作“观,睹”,误也。定本《集注》并作“多”。 《采绿》四章,章四句。

《诗经通论》:

采绿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本韵。○赋也。下同。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本韵。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本韵。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本韵。[评]只承「钓」言,大有言不尽意之妙。 此妇人思其夫之不至,既而叙其室家之乐,不知何取义也。
[一章]「曲局」字妙,与「卷发如虿」迥别。
[二章]「五日为期」二句:「五日」,成言也;「六日」,调笑之意。言本五日为期,今六日尚不瞻见;只是过期之意,不必定泥为六日而咏也。郑氏以其不近理,改为「五月、六月」,吁,何其固哉!
[四章]单言钓,不言狩。已从简言钓,亦只「维鲂及鱮」一句,上下皆虚衍及过递语,殆简而又简。
【采绿四章,章四句。】

诗经的其他作品
相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