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湖南李直夫宪使
君去湖南我上京,思君欲见又芜城。沧波留月能归海,江雁拖云不到衡。一代豪华谁远识,百年惊畏护灵名。好来不作男儿事,有水可渔山可耕。
寄直夫
岳云低接使君舟,湘水无波桂树稠。井冽自涵千古月,弦清谁写一帘秋。青枫路暗空多梦,白雁天遥不见愁。闻说匡庐当税驾,策勋殊未到沧洲。
京师送玉虚宗师还山
句曲山高奠楚氛,神仙初祖大茅君。遥天归鹤盘秋月,幽壑潜蛟吟夜云。丹鼎神光松桂室,酒壶春色涧溪芹。一从待诏西清阁,石发梳香得梦闻。
谒先主庙二首 其二
一军南北几扶伤,长坂安行气已王。豪杰尽思为汉用,江山初不假吴强。两朝元老心虽壮,再世中兴事可常。寂寞永安宫畔土,争教安乐似山阳。
题天冠山
仙翁昔住天冠山,夜呵鬼神卫炉丹。丹成飞去杳不还,药池丹井犹山间。翩翩学子鸣佩环,华榱巨丽青云端。思玄寻躅果安访,鹤归月落前溪湾。
谒先主庙二首 其一
合散扶倾老益坚,荒祠重过为凄然。君臣洒落知无恨,庸蜀崎岖亦可怜。一县山阳尧故事,三年章武魏长编。锦官羽葆今何处?半夜楼桑叫杜鹃。
浏览全部 14 首
刘石宜寒灯课读图
冬夜正长灯影寒,儿书未熟母不欢。母怜儿倦母亦倦,窗风入隙声凄酸。儿存母亡图长在,图中情事今难再。举图还君更何言,惟有孤儿黯相对。
竹岙扫墓三首 其三
倒挽百川水,莫挽儿时回。尽书南山石,莫尽儿心悲。儿心悲如何,念我久病母。呻吟到沉笃,掩抑还哀诉。“长年亦不望,愿加年三五。阿桐好定婚,阿桢亦完娶。”如今弟辈归,携家谒母墓。牵衣学拜跪,甥侄各媚妩。人间万事足,不闻母笑语。忍泪辞新坟,斜阳风满树。
闻哭者
昨日南邻哭,哭声一何苦。云是妻哭夫,夫年二十五。今朝北里哭,哭声又何切。云是母哭儿,儿年十七八。四邻尚如此,天下多夭折。乃知浮世人,少得垂白发。余今过四十,念彼聊自悦。从此明镜中,不嫌头似雪。
懊憹歌 其二
昨夜霜风起,入户复吹帷。儿啼母心酸,母愁儿不知。
将归东都寄(一作别) 令狐舍人
绿杨红杏满城春,一骑悠悠万井尘。岐路未关今日事,风光欲醉长年人。闲过绮陌寻高寺,强对朱门谒近臣。多病晚来还有策,雒阳山色旧相亲。
听夜泉
细泉深处落,夜久渐闻声。独起出门听,欲寻当涧行。还疑隔林远,复畏有风生。月下长来此,无人亦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