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感遇十二首 其三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
昔者河边叟,谁知隐与仙。姓名终不识,章句此空传。迹为坐忘晦,言犹强著诠。精灵竟何所,祠宇独依然。道在纡宸眷,风行动睿篇。从兹化天下,清净复何先。
龙门旬宴得月字韵
恩华逐芳岁,形胜兼韶月。中席傍鱼潭,前山倚龙阙。花迎妙妓至,鸟避仙舟发。宴赏良在兹,再来情不歇。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缅然万里露,赫曦三伏时。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
晚憩王少府东阁
披轩肆流览,云壑见深重。空水秋弥净,林烟晚更浓。坐隅分洞府,檐际列群峰。窈窕生幽意,参差多异容。还惭大隐迹,空想列仙踪。赖此升攀处,萧条得所从。
自始兴溪夜上赴岭
尝蓄名山意,兹为世网牵。征途屡及此,初服已非然。日落青岩际,溪行绿筱边。去舟乘月后,归鸟息人前。数曲迷幽嶂,连圻触闇泉。深林风绪结,遥夜客情悬。非梗胡为泛,无膏亦自煎。不知于役者,相乐在何年。
浏览全部 248 首
奉和圣制次琼岳韵
山祇亦望幸,云雨见灵心。岳馆逢朝霁,关门解宿阴。 咸京天上近,情渭日边临。我武因冬狩,何言是即禽。
游茅山五首 其三
平生非作者,望古怀清芬。心以道为际,行将时不群。兹山在人境,灵贶久传闻。远势一峰出,近形千嶂分。冬春有茂草,朝暮多鲜云。此去亦何极,但言西日曛。
暮宿半涂
朝日在我东,夕日在我西。我行日亦行,日归我未归。势须就人宿,远近或难期。平生太疏放,似黠亦似痴。如何今日行,不以衾枕随。幸逢春小暄,倒睡莫解衣。借令今夕寒,我醉亦不知。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村。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有逢即画元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閒看插秧欲忘返,杖藜徙倚到黄昏。
送钱子入京
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朝逢入秦使,走马唤君归。驿路清霜下,关门黄叶稀。还家应信宿,看子速如飞。
赓咏
微生因有幸,蚤岁忝陪臣。自近朝中主,都传天上人。才虽惭浅陋,心只抱忠纯。今日翻成别,何时复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