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北旅思

五言律诗
题注:一作送远人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苧词。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祗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评析

《唐摭言》:

元和中,长安有沙门善病人文章,尤能捉语意相合处。张水部颇恚之,冥搜越切,因得句曰:“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经往夸扬,乃曰:“此应不合前辈意也!”僧微笑曰:“此有人道了也。”籍曰:“向有何人?”僧乃吟曰:“见他桃李树,思忆后因春。”籍因抚掌大笑。

《对床夜语》:

扬衡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瀛奎律髓》:

三、四真佳句。此张司业集中第一首诗。

《唐诗品汇》:

刘云:晚唐更千首,不及两语,无紧无要,自是沉着(“长因”二句下)。

《唐诗归》:

钟云:其实深。以其流,便不觉(“长因”二句下)。谭云:“尽”字苦(“折尽”句下)。

《唐诗解》:

若失意多愁,则无亲知可语者,故但折柳自适,久而南枝几尽,非南向之情深乎?此皆描写客中之无聊,令读者宛然在目。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何新之(列)为轻快体。唐汝询曰:五、六曲尽孤客情态。周珽曰:文昌,吴人。《白纻词》,吴曲,望乡而咏之,所以想象故园光景。然欲归不得,所谓空歌也。后皆描写客中无聊,令读者宛然在目。此诗妙于用虚,生情生力,语极幽细含蓄,不落浅调。

《唐风定》:

文昌清癯骨立,元气尽削,过人在旷然尘外,绝去凡尘。

《唐诗快》:

实情实景,说出便无限悲凉(“长因”二句下)。

《唐诗摘钞》:

全篇直叙。张吴人,《白纻》吴歌,故次句云云。临别之时,家人必牵衣执手,属令早归,今非意留滞,所以三、四云云。七、八再足三句意,五、六笔意已枯,亏一结写景,含不尽之意。有时独语都不自知,极尽失意人懑顿之状。

《初白庵诗评》:

本领具足方能作澹语,文昌擅长处在此。以下四章(按指《夜到渔家》、《宿临江驿》等)蹊径仿佛。

《唐诗成法》:

此即张曲江《通化门送客》意,三、四插一句作转折,亦有笔力。五、六写蓟北景便深,又写情遂浅薄矣。当与曲江作参看。

《唐诗别裁》:

五、六平平,中晚通病。

《网师园唐诗笺》:

人人意中语,自合传诵(“长因”二句下)。

《瀛奎律髓汇评》:

纪昀:诗自好,未必遽为第一。冯舒:如此出“北”字(按指末句)。冯班:落句点蓟北。

张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