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闻官军破吉浪戎小而固虑史氏遗忽因记为二章 其一
一战便抽兵,蛮孤吉浪平。通连无旧穴,要害有新城。昼卒烽前寝,春农界上耕。高楼一拟望,新雨剑南清。
春日江居寓怀
归兴乍离边,兰桡复锦川。斫春槎蘖树,消雪土膏田。岸暖寻新菜,舟寒著旧绵。临邛若个是,欲向酒家眠。
夏日蒲津寺居二首 其一
日日闲车马,谁来访此身。一门兼鹤静,四院与僧邻。雨室墙穿溜,风窗笔染尘。空余气长在,天子用平人。
题逃户
几界瞢农桑,凶年竟失乡。朽关生湿菌,倾屋照斜阳。 雨水淹残臼,葵花压倒墙。明时岂致此,应自负苍苍。
留题
茶兴复诗心,一瓯还一吟。压春甘蔗冷,喧雨荔枝深。骤去无遗恨,幽栖已遍寻。峨眉不可到,高处望千岑。
吴姬十首 其一
夜锁重门昼亦监,眼波娇利瘦岩岩。偏怜不怕傍人笑,自把春罗等舞衫。
浏览全部 346 首
杂曲歌辞·升平乐
正气绕宫楼,皇居信上游。远冈延圣祚,平地载神州。 会合皆重译,潺湲近八流。中兴岂假问,据此自千秋。 寥泬敞延英,朝班立位横。宣传无草动,拜舞有衣声。 鸳瓦云消湿,虫丝日照明。辛勤自不到,遥见似前生。 处处足欢声,时康岁已深。不同三尺剑,应似五弦琴。 寿笑山犹尽,明嫌日有阴。何当怜一物,亦遣断愁吟。 曙质绝埃氛,彤庭列禁军。圣颜初对日,龙尾竞缘云。 佩响交成韵,帘阴暖带纹。逍遥岂有事,于此咏南熏。 一物周天至,洪纤尽晏然。车书无异俗,甲子并丰年。 奇技皆归朴,征夫亦服田。君王故不有,台鼎合韦弦。 日日听歌谣,区中尽祝尧。虫蝗初不害,夷狄近全销。 史笔唯书瑞,天台绝见祆。因令匹夫志,转欲事清朝。 品物尽昭苏,神功复帝谟。他时应有寿,当代且无虞。 赐历通遐俗,移关入半胡。鹪鹩一何幸,于此寄微躯。 无战复无私,尧时即此时。焚香临极早,待月卷帘迟。 端拱乾坤内,何言黄主纩垂。君看圣明验,只此是神龟。 旭日上清穹,明堂坐圣聪。衣裳承瑞气,冠冕盖重瞳。 花木经宵露,旌旗立仗风。何期于此地,见说似仙宫。 五帝三皇主,萧曹魏邴臣。文章惟反朴,戈甲尽生尘。 谏纸应无用,朝纲自有伦。升平不可纪,所见是闲人。
新乐府 捕蝗 刺长吏也
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兴元兵后伤阴阳,和气蛊蠹化为蝗。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河南长吏言忧农,课人昼夜捕蝗虫。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一虫虽死百虫来,岂将人力定天灾。我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
捕蝗叹
鸡祝祝,豕喌喌,东头蛙格磔,西头鸟钩辀。遥天日落风沙起,声声打入人心里。一时嘈杂惨不闻,蝗之来兮势如雨。高田稷黍低田麦,一望茫茫青不得,道傍农夫死灰色。老翁拄杖立,老妇抱瓮泣。万石君,千金业,不能供尔半日食。十段锦,一条鞭,无非卖儿贴妇钱。今年有钱尚可活,明年无钱并无屋,蝗再来时蝗亦哭。昨日使者至,捕蝗绝蝗类。黑衣小胥黄衣吏,不如律者法从事。鞠通烧,柳枝击,蝗西民亦西,蝗北民亦北。蝗生蝗死高一尺,蠕蠕尽是千人血。君不见西河刘大夫,不捕蝗亦去。又不见十道姚长史,捕之蝗尽死。捕不捕兮君自拟,蝗不蝗兮谁所使,长者之言偶然耳。奈何作蝗又作吏,世间竟有夫已氏。
京兆府初赴同天节宴诗二首 其一
四月薰风转,三天瑞景舒。歌从归启后,寿起祝尧初。诗喜南山对,身甘北阙疏。九韶音未作,朝野自欢如。
喜雨口号呈陈守伯固十二首 其七
使君手有垂云帚,虐魃妖螟扫不余。十顷飞蝗戴蛆死,已濡银笔为君书。
捕蝗谣
急捕蝗,令如火,事关官黜陟,小民焉敢惰。东村西村办酒浆,胥隶杂遝来捕蝗。蝗兮蝗兮驱不去,禾稼转受蹂躏伤。我闻古人语,螟螣蟊贼各有主。吏治贪残实自取,胡为罚弗及吏反及民,嗟我妇子罹苦辛。官今报蝗不为害,大府交章荐治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