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解》:冷烟斜月之景,《竹枝》悲咽之声,即寒猿暗鸟尚不胜情,况可使愁人听之耶?
《唐贤小三昧集》:浓至语不让梦得。
《古唐诗合解》:斜月向西,风景凄然之候(“白帝城头”句下)。猿鸟闻其悲唱,俱不胜情而一时啼唤,然则愁人听之,当何如凄怆乎(末句下)?
《竹枝》:宜质而不俚,方入古调。
《历代诗法》:当前领悟最切。
《诗式》:首句“冷烟低”,言不朝即暮之时也;二句“月向西”,言风景凄然之候也。两句为三句伏根,盖此时唱《竹枝》,其声不能不悲凉矣。三句拍上故出然,“咽”字炼。四句言猿鸟闻此悲声,犹且欲啼,人听之更何以堪。具此两层意思,但说猿鸟一层,不必明言人何以堪一层,而自含在其中。此因物以寄兴,最能含蓄者也。按《竹枝》宜质而不俚,此为古调。〔品〕悲凉。
《诗境浅说续编》:此诗乃专咏竹枝词之声。首句唱“竹枝”之地。次句唱“竹枝”之时。后二句言唱至最凄咽处,峡口之寒猿暗鸟,同时惊起而啼,异类皆为感动,极言其音调之悲。王渔洋诗“断雁哀猿和竹枝”,殆本此诗也。
山中独吟
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万缘皆已消,此病独未去。每逢美风景,或对好亲故。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遇。自为江上客,半在山中住。有时新诗成,独上东岩路。身倚白石崖,手攀青桂树。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恐为世所嗤,故就无人处。
辱牛仆射相公一札兼寄三篇寄怀雅意多兴味亦以三长句各各继来意次而和之
忧悲欲作煎心火,荣利先为翳眼尘。
旧房
远(一作绕)壁秋声虫络丝,入檐新影月低眉。床帷半故帘旌断,仍是初寒欲夜时。
朝回游城南
朝退马未困,秋初日犹长。回辔城南去,郊野正清凉。水竹夹小径,萦回绕川冈。仰看晚山色,俯弄秋泉光。青松系我马,白石为我床。常时簪组累,此日和身忘。旦随鹓鹭末,暮游鸥鹤旁。机心一以尽,两处不乱行。谁辨心与迹,非行亦非藏。
卯饮
短屏风掩卧床头,乌帽青毡白氎裘。卯饮一杯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
病假中南亭闲望
欹沈不视事,两日门掩关。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
浏览全部 3207 首
竹枝
瞿塘峡口水烟低, 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 寒猿闲鸟一时啼。
白帝祠一绝
瞿塘峡口江声急,古木阴中白帝祠。犹有余灵凭险阻,往来舟楫祷安危。
竹枝词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声亦断肠。
送蒋都护入蜀
瞿塘峡口水初生,都护楼船入蜀行。地到益州皆沃野,营开賨叟尽雄兵。干云鸟道三千里,挂树猿啼一两声。欲卜封侯何日事,成都市上问君平。
迷神引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馀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迷神引 贬玉溪,对不山作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