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陶诗 咏贫士七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咏贫士七首 其七(明·李贤(原德))
昔闻徐孺子,高风擅南州。岂无倜傥士,邈焉无前俦。所以陈蕃榻,不肯下凡流。当时有高识,深为苍生忧。亦欲回狂澜,斯志竟难酬。吾生千载后,徒兹慕前脩。
再和人韵(明·李贤(原德)) 其四(明·李贤(原德))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廿载星霜寓凤城,功名回首恨无成。宦途总谓如山险,心地惟教似水平。吟罢月移帘外影,梦回风动竹间声。时人莫羡腰金好,未有涓埃答圣明。
和陶诗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明·李贤(原德))
知己不易遇,既遇情欢欣。同游复同调,超然物外人。周子既深造,祖谢亦相因。顾我蹇劣姿,敢期数子臻。所惜道丧久,赖有锱铢闻。仲尼有明训,佩服宁惮勤。愿与二三子,永结平生邻。庶几匡庐裔,彷佛洙泗滨。
和陶诗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二(明·李贤(原德))
王母居琼台,灵丹注童颜。种桃瑶池曲,结实三千年。朝游蓬莱岛,暮住昆崙山。方朔今安在,谁从问斯言。
和陶诗 劝农(明·李贤(原德)) 其二(明·李贤(原德)) 押职韵
舜有五臣,莫贤于稷。躬稼既勤,庶类乃殖。启我后人,服田力穑。万世赖之,惟此艰食。
再赓大胜寺壁间韵三首(明·李贤(原德)) 其三(明·李贤(原德))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郭外招提接远山,烟萝行尽到荆关。香凝蒲室禅心定,云锁松庭鹤梦閒。晚灶烹茶留客话,晴空飞锡见僧还。吟怀顿觉清如洗,始信沙门出世间。
浏览全部 326 首
题净明寺
幽幽古寺中,石径受苔封。白日无一事,青山只四峰。野蔬为佛供,涧水替人舂。僧因煎新茗,林间拾坠松。
还乡吟 其五
朝上著书楼,遥指莱玉峰。灵雨逐顽云,深锁山重重。东涨平湖水,北失老林松。松林日觌面,一旦羞相逢。长株与短株,都在苍莽中。隐隐见山脊,一线撑青空。樵夫大解事,野火烧山红。斜窜草深处,赤驹快追风。顽云不敢敌,让出山径通。独有松林内,密密云犹封。
山水图 其一
看遍丹青手,无如此画工。云边千树合,林下一溪通。翠竹围茅舍,清流绕柏宫。便思寻隐处,忽见昼溟濛。
宿玉峰庵
秋雨涨前溪,山行径转迷。谁言僧寺远,只在竹林西。殿豁诸天迥,云含众岫低。玉峰间倚立,高处一留题。
定山寺
十里松萝映碧苔,一川晴色镜中开。遥闻上界翻经处,片片香云出院来。
麻姑山作
小小茅檐下,清吟对此君。溪深春涨雨,山阔夜藏云。地湿松花冷,天晴树色分。敲门寻道士,鸡犬隔篱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