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陶诗 儗古九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儗古九首 其七(明·李贤(原德))
晓庭宿雨收,安坐养天和。有怀未能已,悠然发浩歌。古来贤达士,寂寂何其多。商也乐圣道,心犹蔽纷华。邈乎千载下,颓然将奈何。
济源(明·李贤(原德))
四面岚光列翠峰,怀州西畔有奇踪。羊肠路险中原隔,济渎源深北海通。盘谷高风归李愿,太行遗事慕梁公。我来游览逢秋暮,烟景萧条落照中。
游大胜寺赓壁间诗韵(明·李贤(原德)) 其四(明·李贤(原德))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贝叶传经向此山,石门烟暖昼长关。无生自得周身计,幻化浑如一梦閒。春殿香云诸佛降,夜龛明月定僧还。百花台上登临处,回首蓬莱咫尺间。
和陶诗 悲从弟仲德(明·李贤(原德))
独步当深秋,木叶正飘零。感此泪承睫,伤怀在幽冥。往事已如梦,安得忘平生。伊昔雁行日,风采令人倾。藻思发篇翰,浑然若天成。气完神亦爽,满儗到百龄。苍苍诚叵测,令我恸失声。雨苔翳行径,寒螀怨空庭。杳杳夜台闭,悠悠古今情。人生天地间,终然当委形。咏彼急难诗,恻恻幽思盈。
和陶诗 停云(明·李贤(原德)) 其三(明·李贤(原德)) 押庚韵
商颜之老,言采其荣。与子相闻,不以过情。矢心亦云,各勉于征。庶几令终,无忝厥生。
和陶诗 咏贫士七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其一
托身在何所,茅屋聊相依。苔藓积行径,松萝带斜晖。临流叹鱼跃,冲霄羡鸿飞。飞跃各有适,吾今岂无归。柰何拙生理,不免寒与饥。贫者士之常,此事安足悲。
浏览全部 326 首
秋山
西山来爽气,万籁自然秋。树色经霜老,岚光向晚浮。清高偏拔地,苍翠待寻幽。极目遥天净,何时得壮游。
南乡子 其三 咏秋夜
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共寂寥。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已觉秋声引雁高。罗带束纤腰。自剪灯花试彩毫。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为问江头早晚潮。
送谢从义知杭州分题岳王坟
荒坟秋树影萧萧,只有孤僧伴寂寥。二帝游魂归不得,百年枯骨恨难消。山空永夜愁寒雨,江阔悲风起暮潮。若到钱塘逢故老,伤心切莫问前朝。
南乡子
户外井桐飘。淡月疏影共寂寥。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已觉秋声引雁高。罗带束纤腰。自剪灯花试彩毫。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为问江头早晚潮。
观蔡规画山水图
蔡生老江南,山水涵眼界。挥洒若无心,笔端生万怪。树杪耸烟鬟,云端悬缟带。系舟枯柳根,茅屋临清派。扫壁挂高堂,肃肃起清籁。君名定不朽,第恐缣素败。
都城西香山寺
独宿香山正寂寥,凭谁诗酒纵良宵。槛前山色千年画,枕上泉声半夜潮。风雨满天剧愁思,乾坤无地作逍遥。翠微梦破红尘去,清景曾教负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