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瀛奎律髓》:雅淡有味。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此在当时为雅味,在后世辗转相摹,已为习调。但当学其气韵,不可复袭其意思。读盛唐诗,须知此理,方不坠入空腔。许印芳:此论甚精,明七子学盛唐而成为伪体,正坐不知此理耳。查慎行:七、八两句,曲江风度可想。纪昀:首句按题,次句又进一步,三句旁托一笔,四句合到本位。措词生动,变尽从前排解矣。
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 其二
永叹芳魂断,行看草露滋。二宗荣盛日,千古别离时。竟罢生刍赠,空留画扇悲。容车候晓发,何岁是归期。
送使广州
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峤行。经过正中道,相送倍为情。心逐书邮去,形随世网婴。因声谢远别,缘义不缘名。
郡中每晨兴辄见群鹤东飞至暮又行列而返哢唳云路甚和乐焉予愧独处江城常目送此意有所羡遂赋以诗
云间有数鹤,抚翼意无违。晓日东田去,烟霄北渚归。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依。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岂烦仙子驭,何畏野人机。却念乘轩者,拘留不得飞。
奉和圣制送李尚书入蜀
眷言感忠义,何有间山川。徇节今如此,离情空复然。皇心在勤恤,德泽委昭宣。周月成功后,明年或劳还。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 其三
永叹常山宝,沈埋京兆阡。同盟会五月,华表记千年。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
照镜见白发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浏览全部 248 首
送从弟道秀别诗
参差生密念,踯躅行思悲。悲思恋光景,密念盈岁时。岁时多阻折,光景乏安怡。以此苦风情,日夜惊悬旗。登山临朝日,扬袂别所思。浸淫旦潮广,澜漫宿云滋。天阴惧先发,路远常早辞。篇诗后相忆,杯酒今无持。游子苦行役,冀会非远期。
苏安上之淮南十八舍弟之河北十九舍弟之汉中皆会予赋三韵为送
携手常苦难,倾盖不易得。今宵四面坐,明日异乡客。秋风楚怀悲,出处各努力。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其六
行乐惜芳辰,秋风常苦早。谁知念离别,喜见秋瓜老。秋瓜感霜霰,茎叶飒已槁。宦游归无时,身若马系皂。悲鸣念千里,耿耿志空抱。多忧竟何为,使汝玄发缟。
赋得鹤山访旧送别余缓自军中还温陵寻许秀才
余生笑结曼胡缨,许子衣褐应逃名。绿波芳草怨离别,渭树江云今古情。昨夜城头吹笛声,相思起听落梅行。梅花江上潮空白,黄鹤山中月自明。石田茆舍温陵上,饭稻看书亦疏放。去日儿童半白头,旧时猿鹤今无恙。念此令人思转悲,乡心已挂刺桐枝。明朝疋马温陵道,不负秋风鸡黍期。
寄别幼孺次来韵
故国青山又远违,怀人空有梦魂飞。猿当暮雨声偏惨,雁到秋风影尚稀。一夜思乡华发变,中年为客壮心微。竹林此日无多侣,莫向山中厌布衣。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登高回首坡垄隔,但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