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汇编唐诗十集》:前篇(按指《望月怀远》)幽,此篇响,并望月妙作。
《唐律消夏录》:结语稍浅,然亦再深不得矣。此诗止就此间摹写,又有如许景象。可见诗无定局,亦无常法,止要想得进去,说得出来,则局法无不随之也。
《闻鹤轩唐诗读本》:陈德公先生曰:第六极有生气,通首亦是迥章。评:轻幽别趣,曲江本色。此及上章骤阅似觉淡率,顾笔流韵致,咀味不穷,此乃清迥家所长。三四对而不对,妙在言外。
送姚评事入蜀各赋一物得卜肆
蜀严化已久,沈冥空所思。尝闻卖卜处,犹忆下帘时。驱传应经此,怀贤倘问之。归来说往事,历历偶心期。
和崔尚书喜雨
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其三
返葬长安陌,秋风箫鼓悲。奈何相送者,不是平生时。寒影催年急,哀歌助晚迟。宁知建旟罢,丹旐向京师。
答太常靳博士见赠一绝
上苑春先入,中园花尽开。唯馀幽径草,尚待日光催。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
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闪闪青崖落,鲜鲜白日皎。洒流湿行云,溅沫惊飞鸟。雷吼何喷薄,箭驰入窈窕。昔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物情有诡激,坤元曷纷矫。默然置此去,变化谁能了。
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
指途跻楚望,策马傍荆岑。稍稍松篁入,泠泠涧谷深。 观奇逐幽映,历险忘岖嶔。上界投佛影,中天扬梵音。 焚香忏在昔,礼足誓来今。灵异若有对,神仙真可寻。 高僧闻逝者,远俗是初心。藓驳经行处,猿啼燕坐林。 归真已寂灭,留迹岂湮沉。法地自兹广,何云千万金。
浏览全部 248 首
和杨子聪答圣俞月夜见寄
秋露蔼已繁,迢迢星汉回。皎洁庭际月,流光依井苔。有客爱凉景,幽轩为君开。所思不可极,但慰清风来。
八月十三夜
江月满江城,客愁何处生。残蛩依砌响,新雁与云平。露重楸梧白,天寒松桂清。弟兄在万里,此夕各含情。
秋夕望月和张曲江韵
暑退才三日,蟾光迥不同。炎威散林薄,秋意满庭中。园藿滋凉露,池莲堕晓风。澄清徒有愿,常恐壮图空。
渡江秋怨二首 其二
渡秋江兮渺然,望秋月兮婵娟。色如练,万里遍,我有所思兮不得见。不得见兮露寒水深,耿遥夜兮伤心。
奉赋对月诗和陆长史韵
风扫浮云净碧空,秋蟾皎洁出天东。贤王心镜清如水,一照光明万里同。
京师夜坐怀浑沦庵有作寄之
独坐空庐静可知,江城意味岂如斯。君看凤实初成处,自称蟾华欲妙时。酒兴愿同云叟乐,风尘无取庆宗诗。山中林壑虚明境,不得归吟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