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瀛奎律髓》:律诗至宋之问,一变而精密无隙矣。此诗流丽,与太白应制无以异也。
《唐律消夏录》:读应制诗须细看其次第、浅深、开阖、顿跌之法。
《唐诗观澜集》:“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言语妙天下。“春色早”三字觉通首笔墨皆化烟云,羚羊挂角如是如是。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先生曰:“三四白话隽爽,五六描刻尖而雅。“住”、“回”二字有力,结复倩绝,是沈、宋擅场得意之笔。一结总承,妙在明明道破而又不嫌尽。胡宸诏曰:意极尖出而语仍质扑,是最高手笔。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此之谓盛唐,较太白为秾厚。查慎行:“装”、“弄”二字,与结处“剪刀”二字脉络相贯。纪昀:不及太白之自然。 题本细巧,诗不得不以刻划点缀为工,虽初唐巨手亦不能行以浑朴。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春日郑协律山亭陪宴饯郑卿同用楼字
潘园枕郊郭,爱客坐相求。尊酒东城外,骖騑南陌头。池平分洛水,林缺见嵩丘。暗竹侵山径,垂杨拂妓楼。彩云歌处断,迟日舞前留。此地何年别,兰芳空自幽。
夏日仙萼亭应制
高岭逼星河,乘舆此日过。野含时雨润,山杂夏云多。睿藻光岩穴,宸襟洽薜萝。悠然小天下,归路满笙歌。
则天挽歌
还应鼎湖剑,千载忽同归。
早发韶州
炎徼行应尽,回瞻乡路遥。珠厓天外郡,铜柱海南标。日夜清明少,春冬雾雨饶。身经大火热,颜入瘴江消。触影含沙怒,逢人女草摇。露浓看菌湿,风飓觉船飘。直御魑将魅,宁论鸱与鸮。虞翻思报国,许靖愿归朝。绿树秦京道,青云洛水桥。故园长在目,魂去不须招。
发端州初入西江
问我将何去?清晨溯越溪。翠微县宿雨,丹壑饮晴霓。树影捎云密,藤阴覆水低。潮回出浦驶,洲转望乡迷。人意长怀北,江行日向西。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骨肉初分爱,亲朋忽解携。路遥魂欲断,身辱理能齐。畴日三山意,于兹万绪暌。金陵有仙馆,即事寻丹梯。
浏览全部 220 首
新燕
天工不用剪刀催,山杏溪桃次第开。要信今年春事早,社前十日燕新来。
浣溪沙 其一十七
小杏春声学浪仙,疏梅清唱替哀弦。似花如雪绕琼筵。腮粉月痕妆罢后,脸红莲艳酒醒前。今年水调得人怜。
内直遇雪
袅袅城云影,萧萧急霰催。远从仙阁度,轻绕凤池回。弄日摇彤管,含风引玉杯。春还今岁早,先报汉宫梅。
进腊日诗 其一
大蜡逢嘉节,阳和暖欲回。人间恩惠溥,天上早春来。腊意风催柳,寒香雪沁梅。梁园应预宴,授简效邹枚。
南馆对雪
玄霜有端木,玉叶凌云栽。人间惊未见,天上还先开。斜飘凉风馆,平覆露寒台。墙阴明紫界,城隅净丹埃。象廊光掩映,鸾掖舞徘徊。飞霙才绕溜,积霰忽成堆。三素綦边瑩,六花衣上来。东阁观梅兴,南宫视草才。熏炉馥朝襆,仙酝盈春罍。书停柱下笔,歌待郢中催。
和少游原韵
今年愁似柳丝长。春宵梦断昭阳。杏花著雨隔帘香,瘦不成妆。十载流连蜂蝶,半生沦落湖湘。残红几斛扑衣裳,和泪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