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后和陶诗(二十首) 其一十四 和刘柴桑
昔我去乡里,所至辄踌躇。踌躇何所叹,华屋无人居。父老向我言,往往卿相庐。存者日颓弊,余已成丘墟。亦有良田畴,岁久不菑畬。先人始创业,艰难亦勤劬。不谓数世后,子孙亦已无。我谓老父言,其人非二疏。卖金趣供具,此外奚所须。我躬谅不阅,身后欲何处。
后和陶诗(二十首) 杂诗五首 其五
十月渡黄河,北风凄已凉。河水深且驶,溯洄上吕梁。仰视南雁飞,缅焉怀故乡。吴葛已十暑,楚砧亦三霜。宁知衰莫年,转觉归路长。
水车行
零陵水车风作轮,缘江夜响盘空云。轮盘团团径三丈,水声却在风轮上。大江日夜东北流,高岸低坼开深沟。轮盘引水入沟去,分送高田种禾黍。盘盘自转不用人,年年祇用修车轮。往年比屋搜军伍,全家载下西凉府。十家无有三家存,水车卧地多作薪。荒田无人复愁旱,极目黄茅接长坂。年来儿长成丁夫,旋开荒田纳官租。官租不阙足家食,家家复藉水田力。一车之力食十家,十家不惮勤修车。但愿人常在家车在轴,不忧禾黍秋不熟。
后和陶诗(二十首) 杂诗五首 其三
生世无百年,我愿常欢喜。尊中有美酒,胸次无尘事。宠辱了不知,动静得如意。妻孥常在眼,亲故数相值。畅饮送余年,一任岁月驶。身后称善人,财产不须置。
杂诗二首 其一
天运无停轨,寸管未易量。适见牵牛中,短日已在房。招摇指东壁,辽辽夜未央。忆昔初别君,春日甫载阳。徘徊岁云莫,郁结愁我肠。
后和陶诗(二十首) 归园田三首 其三
我昔在田野,东阡与南陌。时有素心人,浊酒聊共适。既醉各归卧,不如牛羊夕。醒来视西牖,残月在窗隙。宁知衰莫年,乃复困行役。天公如佚老,言归遂耕绩。击壤乐余年,箪瓢敢求益。
浏览全部 32 首
和陶诗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六(明·李贤(原德))
东溟浩无极,云有扶桑木。根盘数百里,枝叶荫旸谷。咸池若鼎沸,太阳方出浴。忽焉升中天,万象无不烛。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六
逍遥芜皋上,杳然望扶木。洪柯百万寻,森散覆旸谷。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日浴。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
至日谒庙吴山见日初出
曦龙浴海上扶桑,云表辉芒烛万方。史观缤纷书瑞色,禁城奕烨锁祥光。从知绣线添红影,独喜丹心向太阳。节里官闲无一事,谛观易道静焚香。
挽鉴机先和尚
曾将一苇渡瀛洲,信脚中原万里游。日出扶桑极东处,云归滇海最西头。经留翙几香犹灺,棋敛纹楸子未收。老我飘蓬江汉上,几回中夜惜汤休。
过岭祠
半岭闲云祠树多,野人心事近如何。黄龙酿雨飞岩窟,白鹿衔花过薜萝。石上方抄云子饭,溪边谁和《紫芝歌》。年来空有还丹诀,日遣流光等逝波。
除台湾郡丞,客以海图见遗,漫赋一篇寄诸 同学
中原十五州,无地托我足。衔命荷兰国(台湾本荷兰地),峭帆截海腹。披兹瀛壖图,岛屿纷可瞩。回身指南斗,东西日月浴。飓风怒有声,骇浪堆篷幅。涤汔终古心,瀇瀁万里目。毫釐晰舟舆,稊米辨岩谷。道奔裸体人,市莽连云竹。览者睫生芒,闻之肌起粟。寄语平生亲,将毋尽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