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题丁凤仪见赠二首 其一
曾见操觚试棘闱,少年文采似君稀。秋来应有梯云梦,桂子吹香堕绿衣。
感寓 其五十九
众贪必恶廉,众曲斯恶直。邪正有两途,是非起勍敌。遁庵伪学名,温国党碑立。世事每如此,不见奇耦画。
全居卷为姑苏张彦广题
岁月无情易白头,青山穿穴且夷犹。杖藜登眺非狂傅,荷锸讴吟似醉刘。明月一规虚茧室,白云千顷閟丹丘。何人为树东门槚,宁识神仙汗漫游。
松泉云壑图
长风吹云度涧壑,上有千尺青松枝。飞泉百折走其下,倒影欲赴蜿蜒垂。秋空月白群籁寂,翠涛隐隐生涟漪。天生神物自奇拔,肯与灌木争荣萎。盘根错节饱霜雪,却忆移种徂徕时。茑萝翳翳若缠缚,服食未许餐流脂。政如蛟龙卧岩穴,飞腾有待雷雨期。又如大臣值国难,冠剑廷立相扶持。紫鳞乾涩裂苔藓,屈铁交错排旌麾。信知磈砢始生怪,不怪岂易知其奇。明堂屡建不收用,无乃材大难为施。良工笔挽造化力,满纸图出烟云姿。王生雪蕉竟何谓,萧郎雨竹空离披。何如此图神且古,古称韦偃真其师。李侯持之索题句,我见百色生须眉。安能为君一叱起,毋令偃蹇荒山陲。
仙居书屋为相国商公题
仙居之山几千仞兮,芙蓉万叠屼然直上而孤撑。攒峰西来拥其下,是为金华诸山兮,左右环拱罗立而相迎。红尘隔断数百里,时有彩云片片生。其间兮只疑方壶圆峤之在目,丹厓翠壁掩映而霄峥。玉堂老仙昔居此,诛茆缚屋时躬耕。贮书万卷日披诵,列仙环侍皆儒生。当窗翠屏宜晚对,飞流喷作瀑布声。乱藤苍苍挂寒雨,白石一径香生蘅。松风旦夕发清籁,彷佛天上来鸾笙。幽深宛似白鹿洞,翛然一段沧洲情。有时纵步一登眺,但见琪花瑶草不可以名状兮,上有好鸟宛宛声和鸣。老仙抱道非逃名,慨然有志忧疲氓。一朝飞步朝天京,万言披腹琅玕呈。玉帝见之喜,首擢桂籍魁群英。十年补衮作霖雨,诸方入贡歌升平。列仙亦继起,先后俱登瀛。锵锵环佩趋承明,文章班马世所惊。回首仙居山,嵯峨天外横。想当太古毓元气,间世降此长庚精。地灵人杰信非偶,高名可轧岱与衡。何须采药三山行,何须承露双金茎。乃知仙人在清世,秦皇汉武白首望幸空无成。
积雨青阳道中
淅沥连朝雨,驱驰道路中。泥深愁没马,草满畏飞蠓。重雾山含毒,惊湍石漱风。已将身许国,何敢怨途穷。
浏览全部 551 首
还自临江省亲鄞之长山元日有作(丙辰)
茅屋鹿皮几,柴扉乌角巾。杯盘丰海味,礼数略乡人。树霁石湫晓,山暄槎浦春。僻居无一事,即是葛天民。
次韵元章先生简奉讷斋判府相公一笑
倅车新赴云间幕,文采风流有誉髦。未许茝兰纫客佩,又承雨露染恩袍。浓薰酒渍红螺甲,清梦华生玉兔毫。退食郡斋无一事,诗成浑似柳仪曹。
听雪轩
化机潜运本无声,学士情多睡未成。隐几欲同蝉壳蜕,开门惟恐鹤巢倾。花飞翠袖寒光动,茶煮银瓶夜气清。小阁下帘人似玉,舞衣制得五铢轻。
林下遣兴
眼见藤梢已过墙,手拈书卷复堆床。閒临水槛亲鱼鸟,欲出柴门畏虎狼。冠制不嫌龟壳小,衣裾新剪鹤翎长。从来任拙唯疏懒,一月秋阴不下堂。
和春深二十首 其一十
何处春深好,春深隐士家。野衣裁薜叶,山饭晒松花。兰索纫幽佩,蒲轮驻软车。林间箕踞坐,白眼向人斜。
和陶诗 归田园居六首(明·李贤(原德)) 归田园居六首 其三(明·李贤(原德))
野外尘事少,山中车马稀。既去市朝远,还遂田圃归。兰茝纫作佩,芰荷制为衣。知已幸勿诮,从今与世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