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秋夜宿山中分题诗四首 分得纱帐 其四 分得藤枕
肌肤擅清凉,骨格负刚毅。上带刀斧痕,中多黑甜味。藉首睡至夘,摊饭枕过未。不沾脂粉香,颇有蔬笋气。嗤彼邯郸翁,荣华片时贵。
敲棋所
对客谈兵处,松风绕涧阿。一枰消日月,尺地起干戈。世路机心险,人情局面多。莫教轻下着,一错更无何。
题烂柯图
一局棋残已烂柯,仙家岁月信难过。衣衫最是轻柔物,不识当时烂几何。
同钝庵诸公吊李侍御墓
乐庵江都人,来作昆山客。布衣三十余,言行皆道德。王公双眼如镜明,一见遂识人中英。即令女弟侍巾栉,不久竟成天下名。州县屡迁官,台阁荐膺职。甘心民事恤饥寒,苦口君身论阙失。一朝谢病解朝簪,托身便筑圆明庵。自言腊月三十日,散场似与禅和参。哀哉三百年,荒丘久无主。猛欲问梅花,梅花寂无语。呜呼白石烂、沧海枯,先生之名不可磨,先生之名不可磨。
太常卿夏公仲昭进阶从二品时年七十七
云鹤上罗衣,犀鞶映寿眉。年高喜身健,恩重觉行迟。
药名诗赠郑完 其三
有客回乡赋白驹,怕将薏苡混珍珠。道园稿本君家刻,只载车前百部书。
浏览全部 278 首
次韵仁近客兴二首 其二
华年君欲隐山村,如我弥当杜筚门。落落筋骸余老病,奄奄气息仅生存。黄精满谷春苗嫩,丹卝藏山石溜温。足可无求度残岁,自编诗集教儿孙。
天道
天道尊高父道同,地亲如母祀先农。社翁不肯饮残水,野老犹能存古风。箫鼓村田聊击壤,鸡豚社酒好治聋。满庭芳曲还堪唱,一笑东坡鬓已翁。
种蔬
老翁老去尚何言,除却翻书即灌园。处处移蔬乘小雨,时时拾砾绕颓垣。江乡地暖根常茂,旱岁虫生叶未繁。四壁愈空冬祭近,更催稚子牧鸡豚。
中元祭后感书 其一
客病存秋祭,精诚豁此襟。儿孙经乱长,诗礼泽吾深。猿鹤谁家子,鸡牺自惮心。终当际明盛,幸活傥思今。
忆园庐
种园在东皋,草荒瓜蔓长。日落秋树凉,褰衣独还往。时逢野老憩,自足田园赏。沿溪暝忘归,古寺烟钟响。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