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讳普) 挽歌 其八
曾拜四章辞相府,又陈三表罢留司。朝廷年德刘仁轨,终始功名郭子仪。印锁黄金尘暗澹,堂闲绿野草离披。吾君若念先朝旧,应似文贞御制碑。
送严判官(儒) 归滁州
永阳谪宦鬓成华,唯有宾从最可夸。文学东堂进士第,风流南国相公家。移官我未归丹禁,回棹君今指白沙。滁上淹翔虽已久,寺楼山色对琅邪。
句
讨情不负齐安郡,杜牧掌年与我齐。
和陈州田舍人留别 其四
淮阳冰绽柳条新,风物暄妍土俗淳。捧诏暂辞双阙路,劝农深入四郊春。茶烟静拂听琴鹤,谷雨轻笼锄麦人。赢得褰帷恣吟兴,落花飞絮满车茵。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
平生闻说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槛外澄江练不收,窗中远岫眉初印。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遥相望。谢公向此凭熊轼,白傅曾为鹿鸣客。江楼山寺多赋诗,往往题名在僧壁。皇家早岁平吴后,翰林贾公为太守。至今清话玉堂中,夸诧江山不离口。吾君御极初选艺,东枢贰卿新擢第。解褐曾縻佐郡官,首得宣城为历试。紫微田郎次登科,东枢受代传厅事。第三榜中第二人,今在乌台为察视。迩来通倅少名流,云泉竹树应包羞。今春忽命姚著作,学术纵横才磊落。当年雄揖第三名,官路迍邅久漂泊。去岁献文重召试,新恩始上芸香阁。未教修史未演纶,宣城奉使聊亲民。且忻彩服得就养,莫叹朱衣未即真。旧游应有交朋在,此去仍言婚宦新。下车布政民休休,高吟浅酌谁献酬。夜深红烛在何处,绮霞阁通叠嶂楼。公权书札燕许词,未免山僧乞撰碑。撰碑书碑即三载,眼看徵诏在丹墀。却愁未尽江南兴,闲坐蓬瀛挥玉柄。黄枢侍臣两制官,待君同说宣城景。
送河阳任长官
宰君行李苦萧疏,妻子龙钟尚跨驴。醉眼且看花满县,愁颜莫望果盈车。头衔新换呼明府,科第元高得校书。谁解吟诗送行色,茂陵多病老相如。
浏览全部 671 首
尚书令魏国忠宪韩公挽词 其二 其三
三朝光辅致升平,九叙咸熙入颂声。独运鸿钧成大业,亲扶英主继重明。圣贤自昔推同德,忠献于今重易名。清庙已闻从配飨,哀荣不独在佳城。
哭岐贲从事
君丧重堪悲,才高位竟卑。寄孤偏嘱我,知己更求谁。祭德宜脩庙,传名不在碑。何人与为传,愿录野人诗。
庆谢方伯六十三
文犀宫锦照华颠,晚景风流似列仙。节过重阳才一日,岁周甲子又三年。窦郎丹桂家声继,召伯甘棠宦迹传。从此遐龄应不老,庙廊高位看乔迁。
郊庙歌辞 中宗祀昊天乐章 亚献
三灵降飨,三后配神。虔敷藻奠,敬展郊禋。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 青帝降神用《高安》。六变。 其十 送神用《高安》。
土德居中,方舆配位。乐以送神,式申昭事。
明堂 其二 六州
崇严配,衢室飨中宸。寻汉礼,崇唐典,袭映情文。方宝辂、羽卫星陈。藻绣填驰路,昭烂如云。灵顾諟,德升闻。旷瑞集纷纶。承平嘉靖,收成和熟,万方歌舞,喜气满青旻。成熙事、宣和舆物惟新。展宫寝,疑庙室,飨帝极尊亲。罄宸虑,四海骈臻。肃簪绅。斋明际,浃人神。乾元盛则属兹辰。皇业协华勋。房心正位,端居报政,三年美荐,广孝福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