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钟云:与“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一意,然“眠”字又是一境,更觉愁困难耐。语亦简妙,知为初唐。
《唐风怀》:震青曰:字字浓丽,恰是晚春。
《唐律消夏录》:谭友夏云:“下七句都从“眠洞房”生来。自‘垂杨’至‘散红芳’,俱床上望外景事,所以有‘且薄妆’之语。盖急欲迎春,眠起不暇浓妆耳,此解是矣。但“寒尽”二句,如何亦是望外景事?口气有怪得夜来暄暖,原来春色已如许了也。此一层意,便粗看过去。
《唐诗矩》:全篇直叙格。此迎春诗,题中“晚”字疑误,当怍“早”字或“迎”字。属其薄妆,以急于迎春故。不直说迎春,却从眠洞房时缓缓写来,直觉有春气逼人、春色撩人之意,便见迎春刻不可缓。笔法之妙,句调之工,真是神品。
《唐诗成法》:晚春题甚宽泛,从“佳人眠洞房”说起,便有情致。“寒尽”二句……中有一段独居无偶、青春不可虚度之意在言外。
《唐诗别裁》:六朝风致,一语百媚。
洛中晴月送殷四入关
清洛浮桥南渡头,天晶万里散华洲。晴看石濑光无数,晓入寒潭浸不流。微云一点曙烟起,南陌憧憧遍行子。欲将此意与君论,复道秦关尚千里。
江南曲八首 江南曲八首 其三
君为陇西客,妾遇江南春。朝游含灵果,夕采弄风蘋。果气时不歇,蘋花日自新。以此江南物,持赠陇西人。空盈万里怀,欲赠竟无因。
代闺人春日
珠帘的晓光,玉颜艳春彩。林间鸟鸣唤,户外花相待。花鸟惜芳菲,鸟鸣花乱飞。人今伴花鸟,日暮不能归。池月怜歌扇,山云爱舞衣。佳期杨柳陌,携手莫相违。
江南曲八首 江南曲八首 其六
暮春三月晴,维扬吴楚城。城临大江汜,回映洞浦清。晴云曲金阁,珠楼碧烟里。月明芳树群鸟飞,风过长林杂花起。可怜离别谁家子,于此一至情何已。
北邙篇
南桥昏晓人万万,北邙新故冢千千。自为骄奢彼都邑,何图零落此山颠。不知虚魄寻归路,但见僵尸委墓田。青松乐饮无容色,白骨生苔有岁年。地久青松摧为薪,天长白骨化为尘。碧山明月徒自晓,黄居闇室不知晨。汉家城郭帝王州,晋国衣冠车马流。金谷青春珠绮舞,铜阶碧树玉人游。云起清盈骄画阁,水堂明迥弄仙舟。始忆断歌催一代,俄悲长夜历千秋。秋枫至兮冬雪明,春两息兮夏云生。墨池沙枯通草蔓,妆楼瓦尽向林倾。古箧重书宜笔迹,路台鹤胃若弦声。不信草经延暮齿,惟求青史列虚名。呜呼哀哉洛阳道,相思相望蓬莱岛。玉颜晖晖并是春,人发青青未尝老。星帘捲兮月窗开,镜花摇兮山树回。仙衣窈窕风吹去,雨盖霏微舞绕来。与君携手三山顶,如何冥寞九泉台。
归山
归去嵩山道,烟花覆青草。草绿山无尘,山青杨柳春。日暮松声合,空歌思杀人。
浏览全部 43 首
八六子
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晚窗自吟。沈沈。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屏鸾破,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七
繁条婀娜叠红芳,疑是佳人向晚妆。寄语东风共相惜,为留香艳伴花王。
踏莎行 其二
眉翠轻匀,臂红微露。晓妆初罢窥朱户。玉床斜倚绣鸳鸯,珠帘半捲调鹦鹉。漠漠香尘,濛濛飞絮。行人惆怅频回顾。韆鞦过尽紫骝嘶,明朝认着垂杨路。
菩萨蛮 其三 其四
东风约略吹罗幕。一檐细雨春阴薄。试把杏花看。湿红娇暮寒。佳人双玉枕。烘醉鸳鸯锦。折得最繁枝。暖香生翠帏。
月夕追事
曾听豪家碧玉歌,云床冰簟落秋河。月临高阁帘无影,风过回廊幕有波。屈指尽随云雨散,满头赢得雪霜多。此时空见清凉影,来伴蛩声咽砌莎。
杂曲歌辞 堂堂 其一
懒正鸳鸯被,羞褰玳瑁床。春风别有意,密处也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