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钟云:与“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一意,然“眠”字又是一境,更觉愁困难耐。语亦简妙,知为初唐。
《唐风怀》:震青曰:字字浓丽,恰是晚春。
《唐律消夏录》:谭友夏云:“下七句都从“眠洞房”生来。自‘垂杨’至‘散红芳’,俱床上望外景事,所以有‘且薄妆’之语。盖急欲迎春,眠起不暇浓妆耳,此解是矣。但“寒尽”二句,如何亦是望外景事?口气有怪得夜来暄暖,原来春色已如许了也。此一层意,便粗看过去。
《唐诗矩》:全篇直叙格。此迎春诗,题中“晚”字疑误,当怍“早”字或“迎”字。属其薄妆,以急于迎春故。不直说迎春,却从眠洞房时缓缓写来,直觉有春气逼人、春色撩人之意,便见迎春刻不可缓。笔法之妙,句调之工,真是神品。
《唐诗成法》:晚春题甚宽泛,从“佳人眠洞房”说起,便有情致。“寒尽”二句……中有一段独居无偶、青春不可虚度之意在言外。
《唐诗别裁》:六朝风致,一语百媚。
孤松篇
蚕月桑叶青,莺时柳花白。澹艳烟雨姿,敷芬阳春陌。如何秋风起,零落从此始。独有南涧松,不叹东流水。玄阴天地冥,皓雪朝夜零。岂不罹寒暑,为君留青青。青青好颜色,落落任孤直。群树遥相望,众草不敢逼。灵龟卜真隐,仙鸟宜栖息。耻受秦帝封,愿言唐侯食。寒山夜月明,山冷气清清。凄兮归凤集,吹之作琴声。松子卧仙岑,寂听疑野心。清泠有真曲,樵采无知音。美人何时来?幽径委绿苔。吁嗟深涧底,弃捐广厦材。
江南曲八首 相和歌辞 江南曲八首 其四
皓如楚江月,霭若吴岫云。波中自皎镜,山上亦氛氲。明月留照妾,轻云持赠君。山川各离散,光气乃殊分。天涯一为别,江北自相闻。
江南曲八首 相和歌辞 江南曲八首 其八
忆昔江南年盛时,平生怨在长洲曲。冠盖星繁湘水上,冲风摽落洞庭渌。落花舞袖红纷纷,朝霞高阁洗晴云。谁言此处婵娟子,珠玉为心以奉君。
晚憩南阳旅馆
旅馆何年废,征夫此日过。途穷人自哭,春至鸟还歌。行路新知少,荒田古径多。池篁覆丹谷,坟树绕清波。日照蓬阴转,风微野气和。伤心不可去,回首怨如何。
故园置酒
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平生能几日,不及且遨游。
谒诸葛祠
孤云何其高,明月不可系。灼灼抱此心,与世自泾渭。释来从所欢,感乱亦歔欷。咨惟今之人,窃国未云耻。白首入吴市,秋风恐燕水。区区袁与曹,等是刺客耳。而我于其间,秉义不敢坠。袁音回衡飙,清义动幽邃。天心固难亮,吾独信所履。溶溶日间云,漠漠点寒砌。饥鼯堕苍瓦,澹薄公所憩。静然想英姿,孤怀亦差?。
浏览全部 43 首
八六子
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晚窗自吟。沈沈。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屏鸾破,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七
繁条婀娜叠红芳,疑是佳人向晚妆。寄语东风共相惜,为留香艳伴花王。
踏莎行 其二
眉翠轻匀,臂红微露。晓妆初罢窥朱户。玉床斜倚绣鸳鸯,珠帘半捲调鹦鹉。漠漠香尘,濛濛飞絮。行人惆怅频回顾。韆鞦过尽紫骝嘶,明朝认着垂杨路。
菩萨蛮 其三 其四
东风约略吹罗幕。一檐细雨春阴薄。试把杏花看。湿红娇暮寒。佳人双玉枕。烘醉鸳鸯锦。折得最繁枝。暖香生翠帏。
月夕追事
曾听豪家碧玉歌,云床冰簟落秋河。月临高阁帘无影,风过回廊幕有波。屈指尽随云雨散,满头赢得雪霜多。此时空见清凉影,来伴蛩声咽砌莎。
杂曲歌辞 堂堂 其一
懒正鸳鸯被,羞褰玳瑁床。春风别有意,密处也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