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代书呈苏易简学士希宠和见寄以便题之于郡斋也
金殿尝闻金口言,词臣官职是神仙。三年偶忝西垣职,致身似得文章力。感激思酬圣主恩,危言所以难缄默。出入金门与玉堂,屡因狂直拜封章。御戎救旱无上策,言词不足动君王。改官出职归郎署,粉围正秩惭叨据。仍命淮阳颁诏条,元正不得与趋朝。中书舍人捧宝策,加美徽称尊帝尧。大明殿里上寿酒,翰林学士先群寮。独有淮阳知郡吏,为典郡符蒙借紫。閤门引谢正衙辞,撰日忽忽办行李。都门柳色早春天,繁台寺中排祖筵。离杯满劝不惜醉,醉别上马魂黯然。客心易感须如是,回思故国三千里。子云相如俱蜀人,我今五十君青春。春秋鼎盛正清贵,我年渐似下坡轮。下车犹未踰期月,官舍初经禁烟节。残阳乍听吹角声,台榭梨花簇香雪。独酌不欢何所为,孤怀无绪怀己知。十八学士相念否,应笑骨凡格且卑。地仙敢言谪仙宦,海槎却有上天时。陈州去京地不远,莫惜音书来慰勉。若得工夫可作歌,歌中言语不厌多。毕三情旨颇似我,向二宋四及李大。请与副阁王舍人,呈似此歌希唱和。
偶题因怀张王二谏议
理郡三年政未闻,孤城僻在浙江濆。金门路远书难寄,水国吟余日又曛。半夜啼猿千里客,数峰残雪一溪云。诗中赢得为官况,不让樊川杜使君。
送安仪凤
宣城相送思依依,正是红莲菡萏时。行色迎秋清似画,别情因景化为诗。人离湖水南边岸,蝉听槐花北向枝。天子文明是何地,丹霄岐路莫生疑。
拟古 其一十二
天风吹雨来,黄土为柔埴。一经女娲手,蹶然含性识。悲哉商子孙,不能述祖德。愚朴变浇漓,化之尤费力。
赠杨临察
昔日长安际会时,客情乡思两依依。金门次第俱升达,云路高低各奋飞。御史班资知任重,谏官章绶愧才微。今来共理藩宣事,自古相逢似此稀。
辩惑篇
春树桃与李,美果终得尝。莫树枳与棘,芒刺还相伤。君子所树党,在择贤与良。其党苟非人,为祸亦自殃。蓄者本铅刀,用欲如干将。豢者本款段,骋欲侔骕骦。辨之胡不早,坚冰自履霜。
浏览全部 156 首
题汪宏甫三马图
玉花流云照夜白,开元尚想行天街。韩李郑君俱已矣,健笔谁能如顺斋。
新除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
已愧双旌古晋陵,更堪一节古羊城。偶逢旧治年频熟,忽署新衔手尚生。山与君恩谁是重,身如秋叶不胜轻。向来百鍊今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乐天寄洛下新诗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怀也
松间风未起,万叶不自吟。池上月未来,清辉同夕阴。宫徵不独运,埙篪自相寻。一从别乐天,诗思日已沈。吟君洛中作,精绝百鍊金。乃知孤鹤情,月露为知音。微之从东来,威凤鸣归林。羡君先相见,一豁平生心。
送春
一物生生无尽时,落花啼鸟总天机。三千界内知音少,九十日余回首非。世事只今看烂熟,诗人自古爱芳菲。年年岁岁送春去,何日春能送我归。
临江仙 继重阳韵
八识通知心已定,遍观物物皆阴。不如留意则追寻。水中闲养火,玉内要生金。直待阳纯丹不漏,恁时可称知音。超然云步上瑶岑。不劳极目望,自见好光临。
悟黄粱 赠兴平杨先生
密密相传理最深。向水里,自生金。个人无口解哦吟。能云步,曳云襟。寻思今古修仙道,今如古,古如今。古今难得遇知音。知音者,似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