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适薛据慈恩寺浮图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唐诗品汇》:唐人倡和之诗,多是感激,各臻其妙。……登慈恩寺塔诗,杜甫云:“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俯视同一气,焉能辨皇州。”高适云:“秋风昨夜至,秦塞多清旷。千里何茫茫。五陵郁相望。”岑参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此类甚多,是皆雄浑悲壮,足以凌跨百代。
《唐诗归》:潭云:“从西来”妙,妙!诗人惯将此等无指实处说得确然,便奇(“秋色”句下)。又云:“万古”字入得博大,“青蒙蒙”字下得幽眇。钟云:秋色又四语写尽空远,少陵以“齐鲁青未了”五字尽之,详略各妙。(“万古”句下)。又云:岑塔诗惟秋色四语,吋敌储光养、杜甫,余写高远处俱有极力形容之迹。
《唐诗训解》:极状塔高,布势有驰骋。
《唐诗镜》:形状绝色,语气复雄。
《唐诗选》:“下窥”二句,调高而占,凄然不堪再读。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此等诗真狮子捉物,视兔如象。
《诗辩坻》:“四角”二语,拙不入古,酷为钝语。至“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词意奇工,陈隋以上人所不为,亦复不办,此处乃见李唐古诗真色。
《唐诗归折衷》:吴敬夫云:形容处皆板拙可憎(“峥嵘”句下)。前幅尘气,后幅腐理,几不成诗。赖有“秋色”四语,一开眼界。
《唐贤三昧集笺注》:渔洋评:老杜、高、岑诸大家同登慈恩寺塔诗,如大将旗鼓相当,皆万人敌。
《野鸿诗的》:岑有“秋色正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方古青濛渌”四语,洵称奇伟;而上下文不称,末乃逃入释氏,不脱伧父伎俩。
《唐诗别裁》:登慈恩塔诗,少陵下应推此作,高达夫、储太祝皆不及也。
《网师园唐诗笺》:句亦如涌出(首二句下)。
《唐贤清雅集》:起句突兀。苍浑似刘司空、颜光禄,气更流逸。
《历代诗评注读本》:雄浑悲壮,凌跨百代,而“秋色”四句,写尽空远之景,尤令人神往不已。
《超纯斋诗词》:浮图:原是梵文佛陀的音译,这里指佛塔。五陵:指汉代五个帝王的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及昭帝平陵。
【简析】:
慈恩寺浮图就是现存西安市的大雁塔。当时同题分咏的还有高适、薛据和杜甫。本诗主要写塔的孤高和登临后向东南西北四方了望,忽而领悟禅理,产生出世的念头,状写塔的崔巍和景色的壮丽十分成功。
【注解】:
1、突兀:高耸。
2、鬼工:非人力所能。
3、宫馆:宫阙。
4、净理:佛理。
5、胜因:善缘。
6、挂冠:辞官。
7、觉道:佛道。
【评析】:此诗是写登佛塔回望景物,望而生发,忽悟佛理,决意辞官学佛,以求济世,暗寓对国是无可奈何的情怀。
首二句写未登之前仰望全塔;三、四句写登塔;五至八句写塔之高耸雄峻。九、
十句写由上俯看;十一至十八句,写在塔顶向东南西北各方所见的景物。最后四句写忽悟“净理”,甚至想“挂冠”而去。
诗在描摹大雁塔的巍峨高大方面,可谓匠心独运。“如涌出”、“耸天宫”、
“碍白日”、“摩苍穹”等等,语语惊人,令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不禁为之惊叹。
翻译、评析:刘建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