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直解》:五六写景妙,结亦深。
《唐诗训解》:从境中画出景来,善描写。
《唐诗援》:此燕公初谪宦时作,绝无怨尤之意,而和平恬澹如此,可觇公之器量。
《唐诗选》:玉遮曰:“云间”句造语颇微。
《唐诗笺注》:道心因寂历而生,鸟声以虚谷而传,二语已有绝尘物外景色,故下接“禅室”二语。三联补写湖山,真如一幅图画。落句言巢由有意逃名,若使同此欣赏,亦决不以“萝薜易簪缨”也。
《唐体余编》:钱、刘清润之品,实本诸此。必以时代先后强画界分,盖未识其源流相接耳,如开宝中王、岑、高、李诸作,即大历之先声也(“云间东岭”二句下)。
《唐宋诗举要》:姚曰:此是燕公在岳州诗,所谓得江山之助者也。又曰:谢宣城云:“我行虽纡徂,兼得穷回溪。”结句即其义,言不以迁谪为病,而正得山水之乐也。盖其意实憾,其词反夸也。方曰:此诗全在五六句振起,不特篇章,即作意亦在此句得力。
奉和圣制千秋节宴应制
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人。赤光来照夜,黄云上覆晨。海县衔恩久,朝章献舞新。高居帝座出,夹道众官陈。槊杖洗清景,磬管凝秋旻。珠囊含瑞露,金镜抱仙轮。何岁无乡饮,何田不报神。薰歌与名节,传代幸群臣。
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庄赋得筵字
凤凰楼下对天泉,鹦鹉洲中匝管弦。旧识平阳佳丽地, 今逢上巳盛明年。舟将水动千寻日,幕共林横两岸烟。 不降玉人观禊饮,谁令醉舞拂宾筵。
崔司业挽歌二首 其一
海岱英灵气,胶庠礼乐资。风流满天下,人物擅京师。疾起扬雄赋,魂游谢客诗。从今好文主,遗恨不同时。
和魏仆射还乡
富贵还乡国,光华满旧林。秋风树不静,君子叹何深。故老空悬剑,邻交日散金。众芳摇落尽,独有岁寒心。
时乐鸟篇
旧传南海出灵禽,时乐名闻不可寻。形貌乍同鹦鹉类,精神别禀凤皇心。千年待圣方轻举,万里呈才无伴侣。红茸糅绣好毛衣,清泠讴鸦好言语。内人试取御衣牵,啄手暝声不许前。心愿阳乌恒保日,志嫌阴鹤欲凌天。天情玩讶良无已,察图果见祥经里。本持符瑞验明王,还用文章比君子。自怜弱羽讵堪珍,喜共华篇来示人。人见嘤嘤报恩鸟,多惭碌碌具官臣。
韦谯公挽歌二首 其一
五瑞分王国,双珠映后家。文飞书上凤,武结笥中蛇。出豫荣前马,回鸾丧后车。衮衣将锡命,泉路有光华。
浏览全部 368 首
南乡子 下第别诸同年出都 其三 送金明府归里
文苑振金声。竹绕琴堂水绕城。愿以深心留善政,高名。朝野咸推重太平。县鼓应鸡鸣。桥上春风绿野明。若使巢由同此意,簪缨。笑引江帆带月行。
醮坛
粲粲无尘一石平,向来此地步虚声。薜萝今绕空山里,千古清风窦子明。
题李成所画十册 夏山烟雨 其七 山市霜枫
市散谁闻野鸟声,短桥何处旅人行。莫嫌寂历空山道,隔岸丹枫刺眼明。
夏夜寄宿僧房
薄暮中峰里,遥闻仙梵音。独寻钟磬远,渐至薜萝深。月色虚禅室,泉声到客簪。谁知慧灯影,于此照尘心。
僧房燕别故人还山中
苔藓苍苍野殿凉,别离遥借赞公房。云间驯鸽窥瑶席,谷里昙花泛羽觞。对酒不将萍梗恨,还山应制薜萝香。江湖秋水多鱼雁,思尔封缄寄草堂。
过鹫寺访吴非熊
绿阴深寺独经过,有客孤吟寄薜萝。容易相逢容易去,晚花历乱鸟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