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依韵和杭州施正臣与李审言王道粹宴有美堂唱酬
昔为邻政愧难参,今读新诗叹召南。美化由来称乐国,胜游还足发清谈。江山临眺乘秋霁,旌节联归卷夕岚。病客区区方北去,尚思堂下暂停骖。
天录研匜歌
张君赠我古研滴,四脚爬沙角如戟。肉翼络髀老兽姿,世不能名眼未识。我知此为天禄儿,口衔一寸黄金匜。蟾蜍嚼月两吻坼,天鲸胸穴双泉飞。玉声琮琤珠迸落,影射岩石光瀺灂。未央书殿立髬髵,曾见扬雄老投阁。子孙晚出中平间,渴乌翻车洒平洛。宗资墓口卧露霜,头角顿挫仍腾攫。尔来拂拭傍几案,眉目睢盱苔藓剥。形模不入世俗用,疑付大手传糟粕。未能点缀清庙颂,开辟大易摛春秋。就令□□□□□,末势犹足为迁彪。物无贵贱系所用,千金乞我直暗投。图书散落愈□下,晚岁惟有齑盐谋。学注虫鱼问老圃,无乃塌飒为匜羞。
五言沈沔天隐楼
吴会富山水,吴兴盛人物。风流自南朝,德誉世不没。吾宗州之望,谱序远且蕃。煌煌全盛时,冠盖充里门。吾庐两溪旁,足迹远城市。宛自仙者居,胡然人间世。自我登群玉,十年未得归。秋风东南望,怅息欲下飞。轩轩吾宗子,自少慕奇伟。仕意一不如,去之若泥滓。起楼临孤墅,自以天隐名。超焉谢朋友,于兹寄生平。我初闻以疑,今乃送而喜。出处亦何常,要之不苟尔。俗化日以薄,士路令人哀。吾党多狂简,不知所以裁。子归慎厥修,先之以廉让。风行自田闾,来者知所尚。庶几吾州士,礼义世弗亏。庶几吾宗门,长为众表仪。毋独矜汝名,母独行乎怪。鸟兽非所群,山林固何赖。吾虽縻于此,亦若与子游。勉哉其无闷,勿为至人羞。
送刘定下第
六科收贤才,所得岂非真。奈何如刘子,反尔弃若沦。众颇为我嗟,我斯自能信。言也尚莫知,行之得无讱。谢去不复顾,所重非吾身。孝友且为政,况兹有民人。广陵昔富都,今已空残甚。行矣思自强,公卿皆子任。
七言老农问
使者輶车岁不停,金缯兼载价连城。洛阳年少今何怯,未省传闻敢请缨。
五言过江邻几官舍 其三
愿见岂辞远,况从吾友行。清谈开愤懑,高咏听铿鍧。赤日烦暑却,晚风凉气生。归鞍任倾倒,莫惜釂余觥。
浏览全部 175 首
赠任士曹
宪皇十一祀,共得春闱书。道直淹曹掾,命通侍玉除。浮生年月促,九陌笑言疏。何计同归去,沧江有弊庐。
和陶杂诗七首 其二
清溪直村坞,修竹带邻曲。花明户未开,风暖睡初足。道侣两三人,开尊傍棋局。永夜杂笑言,留宾方灭烛。柝响间疏钟,群乌啼朝旭。
九月廿二日承钟元卿六月二十日书且有卜邻之约未知能遂否也赋答意
九月初承六月书,过时不敢问何如。故园早已黄花后,南国相将白雁初。直以亲情能数问,可缘贫贱转相疏。卜邻预喜过从近,远愧江湖未定居。
送鸿山殿读归省
珥彤几岁共仙庐,羡子承恩下玉除。春昼正宜新赐服,山房更检旧藏书。梦回北阙陈情后,歌倚南山献寿初。我亦高堂凝望久,不堪千里独离居。
送林弓寮归闽省觐竹溪中书往赴安溪县新任 其二
别我重云里,扬舲积雨余。预愁千里道,难寄一缄书。暂尔还溪馆,重来任石渠。明朝谩凝睇,舟已过桐庐。
送别俞眉仙归新安
古人为吏惜折腰,今人为吏愁吹毛。渭城小邑大如掌,百家杀尽十家逃。俞侯年少专城居,渭人始得归田庐。郭外行春策病马,壁间退食悬枯鱼。一朝微中考功法,拙宦违时乃承之。妻儿驴背坐复跌,担囊但有琴书压。君家旧在黄山曲,武溪千转清如玉。拂衣长啸山水间,回首风尘真仆仆。五柳门前菊欲黄,布帆高挂蒹葭苍。归去来兮倘相忆,陇雁飞时书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