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常州崔使君咏后庭梅二首 其一
闻唱梅花落,江南春意深。更传千里外,来入越人吟。弱干红妆倚,繁香翠羽寻。庭中自公日,歌舞向芳阴。
送周判官往台州
吾宗长作赋,登陆访天台。星使行看入,云仙意转催。饮冰攀璀璨,驱传历莓苔。日暮东郊别,真情去不回。
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
系马清溪树,禅门春气浓。香台花下出,讲坐竹间逢。觉路山童引,经行谷鸟从。更言穷寂灭,回策上南峰。
晦日与卢舍人同诣补阙城南林园
芳年正月晦,假日早朝回。欲尽三春赏,还钦二阮才。柳迎郊骑入,花近□庭开。宛是人寰外,真情寓物来。
冬末送魏起居赴京
大名将起魏,良史更逢迁。驿骑朝丹阙,关亭望紫烟。西京春色近,东观物华偏。早赴王正月,挥毫记首年。
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浏览全部 67 首
新安江上自罗桐埠下至钟潭岭
溪山人越绝,青采发朝晴。深浅新安水,犹作六朝清。流来黟岭雨,逝作严泷泓。石濑堪垂钓,何为急期程。春汛方渺渺,洲渚互洄萦。扁舟江上夕,微月一潭明。容与离百忧。清斯濯吾缨。湖海还阻梗,蹉跎意未乎。
扁舟
扁舟泊深渚,暝色动微茫。一水荡孤月,乱山迎夕阳。江空见飞鸟,人静觉花香。何处棹歌发,荻芦秋已苍。
谒金门 前题 和竹斋韵
烟共雨。寂寞山无数。人在富春江上住。客星呼已误。未了酒怀吟绪。棹入沧波深处。春水满江天上去。一帆风更许。
溪行杂咏
露冷烟深江树稀,孤舟夜泊橹声微。平沙江上寒芦渚,一夕西风白雁飞。
舟中诵子静江上之作为和二绝 其二
扁舟直与石相摩,得到平流幸已多。夜泊寒潭风不定,更忧雷雨作惊波。
次龙潭壁间韵忆新之区谦二台节 其一
故人久不见,怅望思迟留。客路愁山虎,渔灯散渚鸥。清歌闻越调,小艇入淮流。江市虽萧索,人家酒可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