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漕司檄劝稼望见资州忆王褒李鼎祚 其二
秦接衰周汉接秦,汉儒议论尽真醇。如何独著贤臣颂,直使波流到圣臣。
寿黄运使
南海之中三神山,高出天宇超人寰。上有神仙百万宅,琼栏瑶楯相回还。四方鳞鳞中杰观,不知谁氏当中间。或云黄帝之后已百世,云仍诜诜褒衣博带千官班。向来山泽癯,晦伏潜深湾。是家老仙伯,下顾目所瞷。中夜舞鸾凤,明朝排天关。自从放出一头地,长江大河声潺湲。东皇回跸鼓万象,和气袭人春初颁。云裾霞佩来何所,巍峨步趋貌则闲。生香馥郁浮四座,得未曾有天非悭。至人之子饫芳味,欲揭北斗高莫攀。丹霄争看来驿骑,衮衣直上承天颜。上论唐虞开稷契,下及草野兼庸孱。嗣德之继发余响,未必政尔诗书删。
命解
世谓臧仓解谮轲,岂知天意在干戈。如天便欲平天下,纵百臧仓不奈何。
正蒙主文教授大著宠示佳章辄继严韵仰酬盛意之辱兼呈诸契丈幸赐采瞩正皇恐再拜 其五
冥搜窃叹眼俱高,我欲还家备百牢。三十三人齐上去,举杯帆外送洪涛。
正伏承泽深佥判学士贤友以正生朝宠贶佳篇辄次元韵 其四
自洛而闽幸有传,更相私淑百余年。面言犹及金为口,手墨何妨锦作笺。在昔见闻迷卓约,至今钻仰叹高坚。分明太极图中意,更续源源付后贤。
寄襄阳杨侍郎三丈
茫茫天地间,万象森纷罗。乃眷蜀三川,神气尤雄豪。一川发于岷,一川分于洮。一川启母来,其名为江沱。洮江得三陈,经纶参夔皋。协心裨兴运,庙社遗勋劳。岷江得两苏,议论丘与轲。只今元祐碑,辉华万丈高。沱江当其中,瀰漫而委佗。中兴得五杨,其三真英髦。绵州号魁磊,射策登巍科。嘉谟荐入告,旋进旋蹉跎。南部最逸才,气欲星斗摩。遗墨数千言,往往皆离骚。惜哉天下士,中道迷山阿。三丈宽宇量,中立而不它。事业照锦屏,文章烂岷峨。缩手不近前,三年淹礼曹。翻然念乡舍,屡乞分旌旄。天子勉从之,出镇姑养痾。荆南古都会,十万雄干戈。闭阁阅诗书,人物如春和。襄阳控敌冲,铁骑连两河。抚之以仁义,敌人不敢过。如闻九天上,屡欲书归禾。生人政云霓,如何久婆娑。一嘿了万事,明哲中自韬。造次颠沛间,超然完所操。缙绅岂不愿,广厦陪赓歌。吹嘘元气回,汇征如拔茅。正生沱江滨,饮啄同一波。辛勤事学问,如琢磨切磋。大不遗泰山,小不遗秋毫。古今靡不该,上下靡不包。动静极根源,万物无所逃。中心如金石,困折亦已多。常忧辱此江,而为江神呵。行李弥域中,皇皇莫一遭。扁舟复东来,欲见空神交。引领写胸臆,清风送洪涛。
浏览全部 153 首
凌阁学(景夏) 挽诗二首 其一
南渡衣冠坠,俄然气象还。向微公数辈,谁济国多艰。剑履星辰上,风流水石间。名高仍寿考,天赋未全悭。
虞丞相挽词三首 其二
保奭方为左,希文自请西。不劳三尺剑,已办一丸泥。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清风谁作诵,何石不天齐。
俞通判挽词(茂系) 其二
象邑推三俊,灵光赖此贤。老成俄已矣,远迩为潸然。孝敬心何极,公平录尚传。佳城隔风浪,忍赋薤歌篇。
王提刑挽词(正功) 其一
廉白真家法,原由金紫贤。兄辞岭南赙,弟却澧阳钱。筑屋吾将老,藏书手自编。老成俄已矣,闻者为潸然。
读《史记》四十首 罪地脉 其二十一 斩丁公
官季布,斩丁公,帝王识见原不同。死我者生生我死,人臣大义可知矣。彭城城西短兵接,两贤相厄事已急。刘项兴亡虽定数,此机坐失嗟何及。斩丁公,丁公固当斩,转思项伯心尤险。鸿门一自释沛公,落日乌江气愁惨。吁嗟乎!项伯犹封射阳侯,丁公之罪宜未减。
壬辰春上冢五首 城南 其二 西楼
溪草林花争碧红,伤心黄壤閟芳容。短松明月易陈迹,断雨残云难觅踪。伊昔老盆常共酌,即今败絮倩谁缝。臼间一斗仓陈粟,薄暮归来独自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