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钟云:在归路寥落上看出主人不留意,妙!妙(“石路”二句下)!钟云;后因句似不沾题,映带蕴籍,妙在言外,此法人不能知。
《唐诗矩》:前后两截格。结若周旋,意实高傲,言外见山中之景,清寂如此,自无俗人坐处。
《此木轩论诗汇编》:“石路柱回驾,山家谁候门”,如闻阿哟之声。“惟有”者,无一有也,此诗家三昧也。
《唐贤三昧集笺注》:顾云:起二句,此别业景可想见。第四应“贫居”。五六善叙冬日之景。
《唐贤清雅集》:通首用缩笔藏锋法,古韵铿然,起四句俱活对。
句
人家在仙掌,云气欲生衣。 第一百二十九卷
不遇咏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今人昨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郑果州相过
丽(一作斜)日照残春,初晴草木新。床前磨镜客,树下(一作林里)灌园人。五马惊穷巷,双童逐老身。中厨办粗饭,当恕(一作常恐)阮家贫。
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送方尊师归嵩山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一作毛)节朱幡倚石龛。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浏览全部 425 首
寄凤池故人钟大
谷口遥钟半掩门,疏灯空馆住荒村。棕榈叶上惊新雨,砧杵声中忆故园。多难未销豪杰气,长贫难荅旧交恩。凤池月色歌钟里,应念残山独听猿。
雪晴晚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过法崇禅师故居
山僧候谷口,石路拂莓苔。深入泉源去,遥从树杪回。香随青霭散,钟过白云来。野雪空斋掩,山风古殿开。桂寒知自发,松老问谁栽。惆怅湘江水,何人更渡杯。
芦沟桥
虹蜺千尺暮云屯,塞路人行驾短辕。霜下桑乾寒浪小,火烧碣石远山昏。平林叶脱巢禽出,野寺烟深粥鼓喧。闻道张华曾有宅,苇花漠漠吊荒村。
雨中夜宿瓜州江浦
春阴江浦易黄昏,雨里人家早闭门。归雁云间知塞路,过帆沙嘴带潮痕。遥瞻北固青山郭,只隔南淮绿水村。野寺疏钟到孤枕,閒愁清夜与谁论!
柳桥秋夕
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眼明无俗物,步蹇有枯筇。野逸谁能那,悠然西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