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直解》:“飞鸟还”,有一段想望在内。
《唐诗解》:模写居人之思,不露情态,是五绝最嘉处。
《增订唐诗摘钞》:只写其所见之景,而送客之怀、居人之思,俱在不言之表,高甚。
《而庵说唐诗》:此纯写临高台之意,勿呆看一字,方有得。“日暮飞鸟还”,送别不必在日暮,而云日暮,夫望去者远,则送者立之久。古人立意必造过几十层,有绝无文理者,此是跌顿法,不可不知也。既有“日暮”二字,即缀“飞鸟还”三字,作诗最要见景生情,将计就计,十分活脱。一句中不妨两边耀去,此等是也。
《唐贤三昧集笺注》:顾云:景中寓情不尽。古淡,极沉着。
《岘佣说诗》:所谓语短意长而声不促也,可以为法。
《唐人绝句精华》:二十字中不明言别情,而鸟还人去,自然缱绻。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送高适 弟耽归临淮作(坐上作)
少年客淮泗,落魄居下邳。遨游向燕赵,结客过临淄。山东诸侯国,迎送纷交驰。自尔厌游侠,闭户方垂帷。深明戴家礼,颇学毛公诗。备知经济道,高卧陶唐时。圣主诏天下,贤人不得遗。公吏奉纁组,安车去茅茨。君王苍龙阙,九门十二逵。群公朝谒罢,冠剑下丹墀。野鹤终踉跄,威凤徒参差。或问理人术,但致还山词。天书降北阙,赐帛归东菑。都门谢亲故,行路日逶迟。孤帆万里外,渺漫将何之。江天海陵郡,云日淮南祠。杳冥沧洲上,荡漭无人知。纬萧或卖药,出处安能期。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
林园即事寄舍弟紞
寓目一萧散,销忧冀俄顷。青草肃澄陂,白云移翠岭。后沔通河渭,前山包鄢郢。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地多齐后㿉,人带荆州瘿。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心悲常欲绝,发乱不能整。青簟日何长,闲门昼方静。颓思茅檐下,弥伤好风景。
送权二
高人不可有,清论复何深。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明时当薄宦,解薜去中林。芳草空隐处,白云余故岑。韩侯久携手,河岳共幽寻。怅别千余里,临堂鸣素琴。
哭殷遥
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泱漭(一作诀别)寒郊外,萧条闻哭声。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行人何寂寞,白日(一作日色)自凄清。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劝君苦不早,令君无所成。故人各有赠,又不及生平。负尔非一途,恸哭返柴荆。
浏览全部 425 首
北上留别祖道诸公
相送高台上,川原渺若何。渐辞青嶂远,转觉白云多。名士荣簪笏,幽人爱薜萝。临歧千种意,惆怅付骊歌。
铜山
飞鸟投林去复还,临风恒忆旧家山。平生杖履经行处,杳在云烟髣髴间。
和端式十题 春塘冰 其十 天外峰
飞鸟去不息,长空黯何极。疏峰带夕晖,点缀秋天碧。禅观坐超然,相望两沈寂。
凌歊台送韦(一作韩) 秀才
云起高台日未沈,数村残照半岩阴。野蚕成茧桑柘尽,溪鸟引雏蒲稗深。帆势依依投极浦,钟声杳杳隔前林。故山迢遰故人去,一夜月明千里心。
凌歊台送韦秀才
云起高台日未沉,数村残照半岩阴,野蚕成茧桑柘尽, 溪鸟引雏蒲稗深。帆势依依投极浦,钟声杳杳隔前林。 故山迢递故人去,一夜月明千里心。
斋居杂咏二十首 其四
日暮临高台,心在归鸟边。明月出沧海,白云流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