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谭云:使人胸中惊动,开口难言,有慧根,有静理者,须从此等悟入。此是禅家第一乎诗。钟云:昔人欲以佛语置菩萨语中,辩其孰是,“童子亦知善”二语,如入佛国。“锡仗或围绕”二语,如睹佛面,恐菩萨混不得。禅诗宜于虚,此妙在步步实,作成佛人可,作修行人亦可。谭云:说尽了,下只写其意(首二句下)。谭云:“苔痕”句是“石”字,“盘势”句是“台”字,若心之极“苔痕”二句下。)。钟云:古佛像,低眉舒臂,光景在目。从“锡杖”句看出“一念深”,妙(末二句下)。
《唐律消夏录》:佛法广大平等,俱从一念中看出。妙在只就此一事说,不另作儱侗语。
赠张旭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
留别王卢二拾遗
此别不可道,此心当报谁。春风灞水上,饮马桃花时。误作好文士,只令游宦迟。留书下朝客,我有故山期。
龙门西峰晓望刘十八不至
春台临永路,跂足望行子。片片云触峰,离离鸟渡水。丛林远山上,霁景杂花里。不见携手人,下山采绿芷。
寄韩鹏
为政心闲物自闲,朝看飞鸟暮飞还。寄书河上神明宰,羡尔城头姑射山。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杂曲歌辞 行路难
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父子兄弟绾银黄,跃马鸣珂朝建章。火浣单衣绣方领,茱萸锦带玉盘囊。宾客填街复满座,片言出口生辉光。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堕肝惟恐后。当时一顾登青云,自谓生死长随君。一朝谢病还乡里,穷巷苍苔绝知己。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薄俗嗟嗟难重陈,深山麋鹿可为邻。鲁连所以蹈东海,古往今来称达人。
浏览全部 136 首
乞食
林间才定起,洗钵出门行。童子亦知善,设斋非爱名。说经酬饭价,回施合凡情。果腹便归去,寒山万木平。
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
高名出汉阴,禅阁跨香岑。众山既围绕,长川复回临。云峰晓灵变,风木夜虚吟。碧湫龙池满,苍松虎径深。旧知青岩意,偏入杳冥心。何由侣飞锡,从此脱朝簪。
扇子诗 其一十
薰蒸香积厨,精凿午斋饭。饭后且放参,林下香一瓣。
白云庵
白云深处旧岩扉,苔藓苍苍一径微。翠壁红泉分鸟道,石林精舍挂僧衣。三峰月出闻猿断,五粒松香见鹤飞。今日置身千仞表,了然心地发清机。
同皇甫侍御题惟一上人房
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得道轻年暮,安禅爱夜深。东西皆是梦,存没岂关心。唯羡诸童子,持经在竹阴。
光上座廊下众山五韵
名岳在庑下,吾师居一床。每闻楞伽经,只对清翠光。百谷聚雪色,莓苔侵屋梁。气盘古壁转,势引幽阶长。愿游薜叶下,日见金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