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广选》:顾华玉曰:咏物绝唱无以逾此。起句带景欲其富丽,两联形容梵声清切奇拔,结归释理,乃见本色。
《唐诗镜》:不精亦得不俚。
《唐诗归》:钟云:细润幽亮,静理深心。谭云:微妙处,只似人作五言律,非大手不能(“飒沓仍随”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写梵之乍鸣乍寂,若无若有,灵妙,非深于禅理者说不出。从闲有悟之作。薛应旂曰:宽缓绝难。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只起句“远微微”三字实写,已下悉用揣测成文,奇绝,妙绝!犹言此何声耶?为是钟,为是漏?论此时,月落城阴,即钟漏已歇。然则霜叶耶,抑天风耶?若在夜动,则或霜叶,今自晓闻,恐是天风。凡写三七二十一字,悉不写梵,而梵之妙谛已尽(首四句下)。妙绝,妙绝。此天然是闻梵,天然不是闻歌……“萧条已入”妙,便是过去法过去;“飒沓仍随”妙、便是现在法无往(末四句下)。
《唐诗归折衷》:唐云:深浑清绝,字字入禅,七律中求可敌此者,指不多屈。
《唐诗成法》:起“远微微”三字好,以下无情致。看长卿《观休如师梵》五言律自知。
《唐贤三昧集笺注》:开后人咏物之体例。五六振得起。此诗清微萧爽,能得声韵,故佳。
《唐诗别裁》:二语正写梵音(“萧条已入”句下)。
野老曝背
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
陈十六东亭
余春伴蝴蝶,把酒听黄鹂。最是淹留处,残花三两枝。
送暨道士还玉清观
仙宫有名籍,度世吴江濆。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中州俄已到,至理得而闻。明主降黄屋,时人看白云。空山何窈窕,三秀日氛氲。遂此(一作此道)留书客,超遥烟驾分。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刘十
三十不官亦不娶,时人焉识道高下。房中唯有老氏经,枥上空余少游马。往来嵩华与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西林独鹤引闲步,南涧飞泉清角巾。前年上书不得意,归卧东窗兀然醉。诸兄相继掌青史,第五之名齐骠骑。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云纵复横。闻道谢安掩口笑,知君不免为苍生。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浏览全部 136 首
偕陈叔韬宿崇山兰若期少尹陈思孝不至赋得近体一首遂书于壁
化成烟磬晚微微,何事同心也负期。双树焚香栖鸟定,空山对酒白云随。风飘仙梵清机远,月隐禅枝夜坐迟。明发寄声贤少尹,支公浑似郑当时。
华石上人见过
久沦尘俗愧缁衣,曾是三生石上违。愿得远公留半偈,也令玄度发清机。金沙堤晓香中别,祗树林深定里归。独鹤孤云无住著,却令方外故交稀。
夜宿石门闻秋风
洞口微钟夕,阴林散夜声。孤灯残月下,千嶂断猿鸣。飒沓惊禅定,萧条动客情。卷帏清不寐,松际月斜明。
北京八咏 居庸叠翠 其七 卢沟晓月
河上人家尚掩扉,河中孤月荡寒辉。清霜古店闻鸡早,落叶空林见客稀。飞雁渐随秋影没,远山还映曙光微。壮游记得从东道,疋马高吟此际归。
宿方潭
山中何所有,一味静难名。暗谷流泉响,疏林落叶声。夜深寒月白,霜重晓钟清。早出松间路,衣裘空翠凝。
送人游鼓山
灵源洞口白云飞,君去凭高入翠微。闽越故城关外小,琉球孤屿鸟边微。天花寂寂逢僧宇,林吹飘飘飏客衣。若对凤凰池上月,顿令心地亦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