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批点唐音》:此篇切看似音律参差,句法错杂,详玩乃见古朴处不得不如此,自是老态。
《批点唐诗正声》:不事拘对,而诗韵俱佳。
《唐诗直解》:王敬美曰:李颀七言律最响亮整肃,忽于“远公遁迹”诗第二句下一拗体,余七句皆平正,一不合也。“开山”二字最不古,二不合也。“开山幽居”文理不接,三不合也。重上一“山”字,四不合也。余谓必有误。若心得之,曰必“开士”也,易一字而对仗流转,尽祛四失矣。
《唐诗训解》:看他不拘处。“都”、“惟”一定相呼应。
《唐诗镜》:五六语境,最是自得。
《唐诗归》:谭云:人知下句“照”字妙,不知“窥”字妙(“片石孤峰”句下)。谭云:每将中二联闲时诵之,道心顿生(“坐卧闲房”句下)。钟云:可恨用套语作结(末二句下)。
《唐诗解》:五六化境。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新乡《山池》《闻梵》二诗,维摩之朗悟,楞迦之幽深,狎入笔端,可与禅经诸子中分鼎足。蒋一梅曰:首尾用事相应。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借远公当璿公也……三,“色相”句,著“片石孤云”妙,石亦不常,云亦不断,若间色相,色相如是。四,“禅心”句,着“清池白月”妙。月亦不一,池亦不异,若问禅心,禅心如是。
《唐诗绪笺》:李颀僧寺诗每多超悟语。
《围炉诗话》:李欣诸体俱佳,七律中之《题璿公山池》、《宿莹公禅房》、《题卢五旧居》,亦是佳作。唯《寄卢员外》、《寄綦毋三》、《送魏万》、《送李回》者,是灿烂铿锵,肤壳无情之语。
《唐贤三昧集笺注》:起极有势。诗亦有皓月映池、天花散山之色相。
《网师园唐诗笺》:深于禅者(“片石孤峰”句下)。
送东阳王太守(末缺)
江皋杜蘅绿,芳草日迟迟。桧楫今何去,星郎出守时。彤襜问风俗,明主寄茕嫠。令下不徒尔,人和当在兹。昔年经此地,微月有佳期。洞口桂花白,岩前春草滋。素沙静津濑,青壁带川坻。野鹤每孤立,林鼯常昼悲。
题僧房双桐
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赠苏明府
苏君年几许,状貌如玉童。采药傍梁宋,共言随日翁。常辞小县宰,一往东山东。不复有家室,悠悠人世中。子孙皆老死,相识悲转蓬。发白还更黑,身轻行若风。汎然无所系,心与孤云同。出入虽一杖,安然知始终。愿闻素女事,去采山花丛。诱我为弟子,逍遥寻葛洪。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
杂曲歌辞 缓歌行
小来托身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暮拟经过石渠署,朝将出入铜龙楼。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一沈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男儿立身须自强,十年闭户颍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文昌宫中赐锦衣,长安陌上退朝归。五陵宾从莫敢视,三省官僚揖者稀。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浏览全部 136 首
春过岩泉寺
远公潇洒在东林,竹里闲扉隐翠岑。祗树春来忘色相,昙花空里见禅心。白云半岭迷香界,孤磬中峰出梵音。此地从来堪习隐,浮生几度得相寻。
宿采云庵
萧条兰若闭关深,有地何须问布金。落尽林花空色相,不鸣山鸟定禅心。峰阴直下窥虚牖,松籁迟回度远岑。一榻维摩忘去住,浮生无古亦无今。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次曾学士子棨韵六首(存二首) 其二
□□□□□□□,□□□□□□□。□□□□□斋磬,山鸟衔花落石床。涧底风回喧地籁,岩前日出散天光。俗尘不染祇园士,坐学无生与世忘。
赠碧峰上人
古刹深山里,幽栖独旻公。三乘闻己悟,五蕴本来空。止水禅心似,孤峰色相同。蒲团深岁月,龛外雨花红。
刘泗州邀饮弘善寺次太仆侄孙韵 其二
孤峰片石虎溪东,枕簟清凉两鬓蓬。色相自窥涵碧里,真缘俱苦化缁中。三千世界看心异,五百王人说法同。半偈几时参上乘,数声清磬出禅宫。
华石上人见过
久沦尘俗愧缁衣,曾是三生石上违。愿得远公留半偈,也令玄度发清机。金沙堤晓香中别,祗树林深定里归。独鹤孤云无住著,却令方外故交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