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批点唐音》:“渔舟”一句,常语中翻来。“蔼蔼”二句学鲍。
《唐诗归》:谭云:幽清夜境,然他处清夜幽境套用不得(“高楼”句下)。钟云:真境,解不出。谭云:“发”字妙甚(“山磬”句下)!钟云:“花出雾”三字在夜境妙(“霭霭”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李硕诗情思清淡,禅寺作每多超悟语。周珽曰:秀润,有泽媚山辉之致。
《唐诗归折衷》:敬夫云:“带”字、“发”字同为句中眼,然“带”字轻而有致,“发”字重而有力(“渔舟”一联下)。
《历代诗法》:发端落响,使谢客为之,亦不能过。
《唐贤三昧集笺注》:山寺清幽之状可想。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赋笔轻生,此亦有致。“霭霭”二句写晓色森然。评:三四“带”、“发”字,七八“低”、“接”字,九十“出”、“映”字,法并老。落句“曙莺”,“曙”字正从九十引出;“言旋”上着“惆怅”字,更是情深。
送卢少府赴延陵
问君从宦所,何日府中趋。遥指金陵县,青山天一隅。行人怀寸禄,小吏献新图。北固波涛险,南天风俗殊。春江连橘柚,晚景媚菰蒲。漠漠花生渚,亭亭云过湖。滩沙映村火,水雾敛樯乌。回首东门路,乡书不可无。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
崔五宅送刘跂入京
行人惜寸景,系马暂留欢。昨日辞小沛,何时到长安。乡中饮酒礼,客里行路难。清洛云鸿度,故关风日寒。维将道可乐,不念身无官。生事东山远,田园芳岁阑。东归余谢病,西去子加餐。宋伯非徒尔,明时正可干。躬耕守贫贱,失计在林端。宿昔奉颜色,惭无双玉盘。
临别送张諲入蜀
出门便为客,惘然悲徒御。四海维一身,茫茫欲何去?经山复历水,百恨将千虑。剑阁望梁州,是君断肠处。孤云伤客心,落日感君深。梦里蒹葭渚,天边橘柚林。蜀江流不测,蜀路险难寻。木有相思号,猿多愁苦音。莫向愚山隐,愚山地非近。故乡可归来,眼见芳菲尽。
双笋歌送李回兼呈刘四
并抽新笋色渐绿,迥出空林双碧玉。春风解箨雨润根,一枝半叶清露痕。为君当面拂云日,孤生四远何足论。再三抱此怅为别,嵩洛故人与之说。
寄焦鍊师
得道凡百岁,烧丹惟一身。悠悠孤峰顶,日见三花春。白鹤翠微里,黄精幽涧滨。始知世上客,不及山中人。仙境若在梦,朝云如可亲。何由睹颜色,挥手谢风尘。
浏览全部 136 首
巫山怀古
十二峰峦斗翠微,石烟花雾犯容辉。青春楚女妒云老,白日神人入梦稀。银箭暗凋歌夜烛,珠泉频点舞时衣。谁伤宋玉千年后,留得青山辨是非。
同诸君驱车游关中列胜用杜重经昭陵韵
终古咸阳道,人同落日归。路为秦殿土,草是汉陵衣。人物中华胜,山川大国威。和谐邦福祉,发展业光辉。天际看鸿鹄,云端出翠微。生逢尧舜世,那不壮思飞。
瓦棺寺看月同吴翁晋梅季豹郭圣仆志若真全二上人分得圆字
问偈过诸天,松间片月悬。光分三世火,影灭半林烟。云驶看疑运,霜明望更鲜。玉绳低下土,金镜照迷川。悟景应知幻,标枝可喻禅。籁兼心共寂,轮与果俱圆。散彩高幡外,生辉断磬边。晓钟催渐落,长夜竟忘眠。
巫山高
巫山高不极,白日隐光辉。霭霭朝云去,溟溟暮雨归。岩悬兽无迹,林暗鸟疑飞。枕席竟谁荐,相望空依依。
马鞍山过寒岩大师
携筇独入翠微閒。老树青山愧此颜。倚槛静看花落去,听泉常趁月明还。鹤归峰顶松涛寂,磬出孤云石洞閒。欲访远公成夜宿,寂寥清梦绕禅关。
化云山
入门松作径,步步接秋阴。山带孤城起,云归古殿深。隔池闻鹤唳,倚树看僧吟。笑指煎茶处,青烟出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