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官田行
噫呼嘻乐哉,咸淳三年之秋大有年。近自浙河东西江与淮,远及七闽二广连四川。黄云一望千万里,莫辨东西南北阡。瓯窭污邪满沟塍,秧马折轴担赪肩。天公更好事,十日不打雨。三边不动尘,穑人更何虑。自从田归官,百姓糟糠难。况复连年苦饥馑,草根木实为珍餐。嵯峨殍骨横千里,待得今年能者几。只道伸眉得一笑,酒肉淋漓浑舍喜。谁知一粒不入肠,总是公家主家米。夜闻东家邻,偃仰啼孤婢。我问汝为谁,答云无食无儿穷妇人。今年公田分司官吏恶,那有遗秉滞穗沾饥贫。大家京坁那复有,惜米如珠藏在囷。我闻唐家天子即位当四年,天下斗米惟三钱。我皇不减贞观主,相公亦如房杜贤。奈何米价百倍踰贞观,此病岂得无其源。呜呼噫嘻,我知之矣。自从买公田,丰年亦凶年。此何人哉,悠悠苍天。更有一事尤堪怪,欲说未说心先怕。今年处处皆有秋,何故天台大水独无一粒收。一粒不收犹自可,臣水王,君火囚,此事颇关宗社忧。书生守经论白黑,无乃将身豺贙投。
书事四首 其一
两月窜荆棘,愁生祗自怜。屈盘茅屋底,擎跽野人前。尽室逾百指,看囊无一钱。长安望不见,何日静戈鋋。
题浯溪寺
舂陵太守真好奇,结茅肥遁湘江湄。三吾出意作新字,脱略苍籀遗冰斯。溪山于我本何有,占断不许傍人窥。人生天地远行客,恋身外物庸非痴。漫郎仙去五百载,名字永与兹山垂。要知忠义不磨处,虽不自与人与之。至今过者望卷石,森然魄动中兴碑。此公何用专壑鄙,世上宁有争墩儿。我来访古刜蓬藋,怅然不识亭台基。扫出蝉噪发斯义,元子可作然吾诗。
次韵功远兄惠诗见劳
平生闻父师,择术明诺谔。岂不依德言,其奈根器弱。昕庭开兽樽,坐听诸臣咋。谁其酌尝之,自牖勤纳约。维时鹤山翁,铁作元祐脚。振鬣一以鸣,万马立皆却。此老埋虎丘,自顷气何索。徽音阕不嗣,吾侪得无怍。偶从锋镝余,来被缨组缚。每怀季父风,自笑吾痹恶。十驾希乘黄,其敢自菲薄。啾啾竟何裨,有如丛间爵。那知桓将军,早已惮孙绰。鴥彼韝上鹰,掣臂将汝攫。何不追冥鸿,幡然见几作。会逢故人刘,危言取眙愕。腥庮忌雕胡,薋菉妒芳若。遂仇作俑人,意欲屏医药。乐哉余不亭,闲身颇堪著。寒溪静可鉴,青山崒如削。未能及黎侯,且可栖晋鄂。凭谁共行藏,归语故山鹤。
邓侍郎再和予亦再答
烟雨凄迷主簿峰,伤心蕙帐十年空。梦魂吴蜀千山隔,归路湘江一水通。庄舄相看均是客,虞卿何事独嗟穷。天涯邂逅诚多幸,许挈诗囊入社中。
赠蜀僧钦师
天台招提薮,我常避其尘。夫岂无名缁,近腻终汗人。衲子来西州,见之独情亲。岂惟枌社意,亦喜丛林声。钦公惜我去,索赠良殷勤。子道我弗学,安能淑而身。虽然第一义,儒释曾何分。要踏石头路,须还铁脚根。
浏览全部 166 首
左原诗三十二首(并序) 东高山 其三十一 如在亭
东山一到一沾巾,记得先人昔念亲。强把兹亭号如在,松悲柏惨见无因。
思郭真人
郭也三峰秀,文章似性淳。汶阳初识面,谓我旧相亲。题诗叙游隐,于今经几春。有家归未得,西望涕沾巾。
挽湘潭赵知县二首 其二
念昔先君子,穷阎接寓居。几年莺出谷,千里雁传书。执友嗟谁在,孤生愧久疏。临风两行泪,可但等乡闾。
挽邢逸民
流落衣冠没,他乡几度春。青山行卖卜,白首坐忘贫。昔爱林中酒,今为草下尘。平生数行泪,为尔独沾巾。
登姚奥岭望家山有感
昔年度兹岭,回首念慈亲。如今望云处,惟有泪沾巾。
杨待制挽词(王休) 其四
事契因同荐,交情晚益亲。半生文会少,万里宦游频。别后书犹湿,归来迹遽陈。何能发潜德,空有泪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