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瀛奎律髓》:长卿意深不露。第四句盖谓楚亡、汉亡,今惟有流水耳。一漂母之墓、樵人犹能识之,亦以其有一饭之德于时耳。
《唐律消夏录》:只是慨叹口气。末二句又与第四句同意,但分得“草”与“水”耳。试将三、四与七、八换转,读去亦无碍,所以为薄也。
《唐诗成法》:“昔”字、“一”字、“兹”字、“已”字呼三、四,甚醒豁。五、六写“经”字,又着“愁”字,唤起七、八,言外见今日我来游此,更无漂母其人能识我者也。此首止用“一饭”、“王孙”四字,而切题不易。今人则故实满纸矣。
《大历诗略》:意境超然,此题绝唱。析而论之,五、六平按题位,前半叙事以唱叹出之,极顿挫抑扬之妙,结亦具有远神。
《历代诗法》:徘徊隐约,讽咏神移。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首句领起,笔墨高挺,有无穷之味。
《唐宋诗举要》:大家咏古诗不屑屑于隶事,观此可见。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场(一作地)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疲兵篇
骄虏乘秋下蓟门,阴山日夕烟尘昏。三军疲马力已尽,百战残兵功未论。阵云泱漭屯塞北,羽书纷纷来不息。孤城望处增断肠,折剑看时可沾臆。元戎日夕且歌舞,不念关山久辛苦。自矜倚剑气凌云,却笑闻笳泪如雨。万里飘飖空此身,十年征战老胡尘。赤心报国无片赏,白首还家有几人。朔风萧萧动枯草,旌旗猎猎榆关道。汉月何曾照客心,胡笳只解催人老。军前仍欲破重围,闺里犹应愁未归。小妇十年啼夜织,行人九月忆寒衣。饮马滹河晚更清,行吹羌笛远归营。只恨汉家多苦战,徒遗金镞满长城。
送李校书赴东浙幕府
方从大夫后,南去会稽行。渺渺沧江外,青青春草生。芸香辞乱事,梅吹听军声。应访王家宅,空怜江水平。
哭魏兼遂
古今俱此去,修短竟谁分。樽酒空如在,弦琴肯重闻。 一门同逝水,万事共浮云。旧馆何人宅,空山远客坟。 艰危贫且共,少小秀而文。独行依穷巷,全身出乱军。 岁时长寂寞,烟月自氛氲。垄树随人古,山门对日曛。 泛舟悲向子,留剑赠徐君。来去云阳路,伤心江水濆。
松江独宿
洞庭初下叶,孤客不胜愁。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久被浮名系,能无愧海鸥。
赴新安别梁侍郎
新安君莫问,此路水云深。江海无行迹,孤舟何处寻。青山空向泪,白月岂知心。纵有余生在,终伤老病侵。
浏览全部 543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