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瀛奎律髓》:长卿意深不露。第四句盖谓楚亡、汉亡,今惟有流水耳。一漂母之墓、樵人犹能识之,亦以其有一饭之德于时耳。
《唐律消夏录》:只是慨叹口气。末二句又与第四句同意,但分得“草”与“水”耳。试将三、四与七、八换转,读去亦无碍,所以为薄也。
《唐诗成法》:“昔”字、“一”字、“兹”字、“已”字呼三、四,甚醒豁。五、六写“经”字,又着“愁”字,唤起七、八,言外见今日我来游此,更无漂母其人能识我者也。此首止用“一饭”、“王孙”四字,而切题不易。今人则故实满纸矣。
《大历诗略》:意境超然,此题绝唱。析而论之,五、六平按题位,前半叙事以唱叹出之,极顿挫抑扬之妙,结亦具有远神。
《历代诗法》:徘徊隐约,讽咏神移。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首句领起,笔墨高挺,有无穷之味。
《唐宋诗举要》:大家咏古诗不屑屑于隶事,观此可见。
北游酬孟云卿见寄
忽忽忘前事,事愿能相乖。衣马日羸弊,谁辨行与才。 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行行无定止,懔坎难归来。 慈母忧疾疹,室家念栖莱。幸君夙姻亲,深见中外怀。 俟子惜时节,怅望临高台。
湘中纪行十首 云母溪
云母映溪水,溪流知几春。深藏武陵客,时过洞庭人。白发惭皎镜,清光媚奫沦。寥寥古松下,岁晚挂头巾。
过白鹤观寻岑秀才不遇
不知方外客,何事锁空房。应向桃源里,教他唤阮郎。
客舍喜郑三见寄(一作访)
客舍逢君未换衣,闭门愁见桃花飞。遥想故园今已尔,家人应念行人归。寂寞垂杨映深曲,长安日暮灵台宿。穷巷无人鸟雀闲,空庭新雨莓苔绿。北中分与故交疏,何幸仍回长者车。十年未称平生意,好得辛勤谩读书。
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回
时危身赴敌,事往任浮沈。末路(一作万里)三江去,当时(一作孤城)百战心。春风吴苑绿,古木剡山深。千里沧波上(一作明月沧洲路),孤舟不可寻。
孙权故城下怀古兼送友人归建业
雄图争割据,神器终不守。上下武昌城,长江竟何有。古来壮台榭,事往悲陵阜。寥落几家人,犹依数株柳。威灵绝想像,芜没空林薮。野径春草中,郊扉夕阳后。逢君从此去,背楚方东走。烟际指金陵,潮时过湓口。行人已何在,临水徒挥手。惆怅不能归,孤帆没云久。
浏览全部 543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