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镜》:诗家深浅,大半与难易相掩。“几日浮生哭故人”,骤视之若浅,而实非也,乃易耳。若杜少陵《秋兴》等诗,人皆谓深矣。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哭和尚,看他不悲和尚无身,反悲自己有身,妙绝,妙绝(“禅房寂寞”句下)。
《唐诗善鸣集》:苦境翻成悟境。
《唐七律隽》:深情婉致,已入三昧,真杰作也。盖唐诗有三变,盛唐以气胜,中唐以情胜,晚唐以意胜,文房七律,皆以情胜,非但超健而已。
松江独宿
洞庭初叶下,旅客不胜愁。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只被浮名系,宁无愧海鸥。
寻白石山真禅师旧草堂
惆怅云山暮,闲门独不开。何时飞杖锡,终日闭苍苔。隔岭春犹在,无人燕亦来。谁堪暝投处,空复一猿哀。
斑竹
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
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
渐老知身累,初寒曝背眠。白云留永日,黄叶减余年。猿护窗前树,泉浇谷后田。沃洲能共隐,不用道林钱。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
悠然钓台下,怀古时一望。江水自潺湲,行人独惆怅。新安从此始,桂楫方荡漾。回转百里间,青山千万状。连崖去不断,对岭遥相向。夹岸黛色愁,沈沈绿波上。夕阳留古木,水鸟拂寒浪。月下扣舷声,烟中采菱唱。犹怜负羁束,未暇依清旷。牵役徒自劳,近名非所向。何时故山里,却醉松花酿。回首唯白云,孤舟复谁访。
石梁湖有寄
故人千里道,沧波一年别。夜上明月楼,相思楚天阔。潇潇清秋暮,袅袅凉风发。湖色淡不流,沙鸥远还灭。烟波日已远,音问日已绝。岁晏空含情,江皋绿芳歇。
浏览全部 543 首
同朱古微侍郎刘伯崇殿撰郑菽问中翰胡右皆观察集沧浪亭 其一
六一吟残世已遥,孤亭寂寂草萧萧。秋随天上卿云到,人共山中旧雨招。拨藓细寻墙角字,惜花深立藕边桥。他年谁作沧浪长,词客风流问六朝。
感怀寄泉守陈君举大夫
柴门永日泪沾巾,事与心违渐失真。家住江南几万里,身留海上巳三春。明时枉作衔冤客,皓首翻为哭子人。多谢泉州贤府主,数将书札问悲辛。
次膺哀辞三首 其二
平昔弦觞浪自怡,暮年荐鹗有新知。蛾眉翻作黄昏哭,乐府空传白纻词。上国音尘随梦断,东山箫管结秋悲。风亭月观依然在,辽鹤归来复几时。
观送葬
何事悲酸泪满巾,浮生共是北邙尘。他时不见北山路,死者还曾哭送人。
次韵答冯信卿见寄
自愧才疏老涧滨,此身非是避风尘。长贫为读蔬经熟,多病应同药裹亲。僧惠竹枝轻作杖,客分荷叶小裁巾。故人眼底惟君在,深喜书来问我频。
乌程李明府水堂同卢使君幼平送奘上人游五台
身将刘令隐,经共谢公翻。有此宗师在,应知我法存。问心常寂乐,为别岂伤魂。独访华泉去,秋风入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