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 其八 过翠微院
古寺残僧少,孤村碧树围。明朝山下路,愁绝望烟归。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并序)
物理须深玩,人心定不凡。棣华春竞秀,鸿影暮相衔。天性人为贵,同胞岂异心。疾行迷后长,思昔更伤今。忆昔孩提日,堂前聚戏嬉。利心驱逸马,分背欲何之。富贵真余事,儿孙亦后身。四支先自贼,骈拇若为人。矢束折应难,叶密根无托。斯道固昭然,叹息人何莫。儒衣而儒冠,满口谈诗书。君看阋墙心,异类诚不如。我行箕山颠,上有贤弟兄。高节振颓俗,余芳丐后生。二父及诸郎,异世真一体。赋诗岂遗君,自以警不弟。
噫嘻示儿
噫嘻!吾退不能为高蹈之靖节,吾进不能为玩世之东方。腰折亦无米五斗,饿死安得粟一囊。徒令汝曹困齑盐,对我面目青且黄。冬寒轻裘不得御,朝饥软饭不得尝。大儿知书故自忍,小儿叫怒来牵裳。老夫对此忽自悟,呼儿并集来我傍。人生穷通固有命,丈夫志气当自强。
拜文公先生墓下
暝投大林谷,晨登崒如亭。高坟郁嵯峨,百拜双泪零。白杨自萧萧,宿草何青青。悲风振林薄,猿鸟为悲鸣。音容久寂寞,欲语谁为听。空使千载后,儒生抱遗经。
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 九日早登桃枝岭 其一
登山岂不乐,属(名贤集作况)此风露清。排檐夜雨滴,诘旦天空明。欢然金石交,要我林泉盟。支筇趁汗漫,勇往不计程。一水何萦纡,千峰郁峥嵘。仰视流云驰,俯听幽壑鸣。班荆得所适,斗酒聊共倾。人生会有累,聚散如浮萍。今辰谐胜游,异日难忘情。意惬各赋诗,庶以纪此行。
挽李尚书母太淑人 其二
紫橐光先烈,青衫拾世科。家声今益振,母训昔应多。方听焚舟誓,俄闻鼓缶歌。定非孙与祖,一战一言和。
浏览全部 83 首
寄郑荐玉
郑公身与我同寒,陆子泉头隔几山。为客盖头无一瓦,何时开眼见千间。非干世俗人情薄,自是书生命运悭。三邑未随燔肉废,先师心事几曾还。
重题 其一
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早年薄有烟霞志,岁晚深谙世俗情。已许虎溪云里卧,不争龙尾道前行。从兹耳界应清净,免见啾啾毁誉声。
和潘朝奉
大人高调我旁酬,韵欲更时更少留。待学鸾歌声已嗄,将追骥乘老而遒。晓随帆去云连海,莫望潮来月满洲。须道诗翁非世俗,年家情义几时休。
州名 散步郊野间即事有感
索处寡合并,三益不我迟。散步遵广隰,江干饶奇致。流水青宛转,垂杨绿遥裔。波风徐自发,翛翛微凉至。古墓交长衢,深楸起幽意。荆棘日夜生,能无雍门泪。兖客奏钟鼓,爰居终不豫。稻粱苟足谋,缨弁非所冀。
哭亡将诗
自是硇砂发,非干骇石伤。牒高身上职,碗大背边创。
哭亡将诗
自是碙砂发,非干骇石伤。牒高身上职,盌大背边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