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岩居僧
开扉在石层,尽(顾校:一作终)日少人登。一鸟过寒木,数(顾校:一作几)花摇翠藤。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孤山寒食
二(顾校:一作三)月芳菲在水边,旅人消困亦随缘。晴舒蝶翅初匀粉,雨压杨花未放绵。有句自题闲处壁,无钱难买贵时船。最怜隐者高眠地,日日春风是筦弦。
送周端常之建康
高名闻已久,方策有文雕。接得诗人信,知从谏议招。住遥劳枉刺,去速恨移桡。何处逢黄菊,秋风故六朝。
十里
乌纱巾上是黄尘,落日荒原更恐人。竹里怪禽啼似鬼,道傍枯木祭为神。亦知远役能添老,无柰高眠不救贫。此地到城惟十里,明朝难得自由身(同上书卷二九)。
暮春书怀寄翁十
帝里逢春雨不乾,才晴数日又春还。桐华半落官河水,榆叶全遮客舍山。未悔阔疏令事去,最怜乏绝坏身闲。菖蒲九节今堪采,思尔逍遥涧谷间。
徐孺子宅
今识高眠处,沧波是切邻。已知难即鹿,惟有独潜鳞。草长过荷叶,藤深失树身。闲思昔微子,犹自得称仁。
浏览全部 169 首
湖寺上方通玄峰顶
峰顶非人世,青山满目多。塔层侵树影,钟响度湖波。心外元无境,诗成亦是魔。禅翁清净耳,浑不听笙歌。
山中晚兴
松间石上听流泉,看尽云归宿鸟还。夕殿焚香春院闭,暮钟沈响月阶閒。非干独往轻遗世,自合离群静掩关。林境翠深烟树合,正堪高卧纵疏顽。
清夜琴兴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沈沈。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 其二
偶来人境外,心赏幸随君。古殿烟霞夕,深山松桂薰。岩花点寒溜,石磴扫春云。清净诸天近,喧尘下界分。名僧康宝月,上客沈休文。共宿东林夜,清猿彻曙闻。
山中即事
千峰当此境,谁可共登临。月过秋池静,云归古木深。懒观前去事,已悟未来心。更欲寻诗伴,相携向石林。
葛仙井
古井碧沈沈,分明见百寻。味甘传邑内,脉冷应山心。圆入月轮净,直涵峰影深。自从仙去后,汲引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