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谢送牡丹 其二
蘸蜡封枝剪处新,开奁带露尚精神。洛阳路远风尘暗,肠断应无做谱人。
客中思家 其一
微风过处有清香,知是荼蘼隔短墙。相得故园成索寞,诗盟谁复为平章。
初冬客中见小春海棠
一痕朝日界晴窗,森肃清寒昨夜霜。砚怕生澌微贮水,炉因拨火起余香。最耽诗帖闲中乐,无奈尘埃客里忙。却是小春花谢绝,海棠经月驻经妆。
里中康节庵画墨梅求诗因述本末以示之
逃禅祖花光,得其韵度之清丽。节庵绍逃禅,得其萧散之布置。回观玉面而鼠须,已见工夫较精致。双枝倒作鹿角曲,生意由来端若尔。所传正统谅末节,舍此的传皆伪耳。僧花工之工则粗,梦良意到工则未。女中却有鲍夫人,能守师绳不轻坠。可怜闻名不识面,云有江西陆公济。季衡粗丑恶拙祖,弊到雪篷滥觞矣。所恨二王无巨法,多少东邻拟西子。是中有趣岂不传,要以眼力求其旨。踢须正七萼则三,点眼名椒梢鼠尾。枝分三叠墨浓淡,花有正背多般蕊。夫君固已悟筌蹄,重说偈言吾亦赘。谁家屏障得君画,更以吾诗跋其底。
题照禅师道场
重到招提十七年,吟题墨色又成嫣。蟠虬老桧枝垂舞,像刻前碑石载镌。留赋纵然常满壁,玄机竟莫悟枯禅。道场法子丛居盛,奚复芦花施钓船。
康不领此诗又有许梅谷者仍求再赋长律
浓写花枝淡写梢,鳞皴老干墨微焦。笔头三踢攒成瓣,珠晕一圆工点椒。妆缀蜂须拟笑靥,稳拖鼠尾施长条。尽吹花侧风初急,犹带枝头雪未消。松竹衬时明掩映,水波浮处见飘飖。黄昏时候朦胧月,清浅溪山长短桥。闹里相挨如有意,静中背立似无聊。笔端的皪明非画,轴上纵横不是描。顿觉坐来春盎盎,因思行过雨潇潇。从头总是汤杨法,拚下工夫岂一朝。
浏览全部 111 首
古诗十九首 其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将之上京别淮南书记李侍御
心(一作此)地偶相见,语多为别难。诗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逢石自应坐,有花谁共看。身为当(一作惟当随)去雁,云尽到长安。
安溪道中泉石奇甚绝类建剑间山水佳处也
驱车陟连冈,振辔出林莽。雾露晓方除,日照川如掌。行行遵曲岸,水石穷幽赏。地偏寒筱多,涧激淙流响。祗役未忘倦(考异:一作疲),心神暂萧爽。感兹怀故山,何日税征鞅。
归途杂述 其一十六
早行觉路短,十里如五里。晚行觉路长,行行且复止。岂惟路觉长,且怪日轮驶。路亦无短长,日亦有定晷。人心多变迁,万事类如此。举首向仆夫,努力负行李。茅店已在望,小住为佳耳。
四水合流
禹凿山川地,因通四水流。萦回过凤阙,会合出皇州。天影长波里,寒声古度头。入河无昼夜,归海有谦柔。顺物宜投石,逢时可载舟。羡鱼犹未已,临水欲垂钩。
谒告得归拜呈内机知府郎官五首 其五
膏车忍待晓钟撞,浩荡归情不可降。一笑朔风寒掠面,缓吟疏影蘸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