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烹炼极融,针线不漏。送别诗之最上品。
《碛砂唐诗》:谦曰:末结应起联,有一笔双钩之妙。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婉隽成章,结二方是第二语绪。徐山文曰:“洞庭”承“楚地”,“武陵”承“秦城”;“江月”又承“洞庭”、“山花”又承“武陵”,逐句相生。结总缴,撰想更倩。
《唐诗近体》:俱就“归”字中写境。末二句透过一层,更觉思曲而笔妙。
官舍早梅
阶下双梅树,春来画不成。晚时花未落,阴处叶难生。摘子防人到,攀枝畏鸟惊。风光先占得,桃李莫相轻。
送杜侍御赴上都
避马台中贵,登车岭外遥。还因贡赋礼,来谒大明朝。地入商山路,乡连渭水桥。承恩返南越,尊酒重相邀。
早春陪崔中丞浣花溪宴得暄字
旌节临溪口,寒郊斗觉暄。红亭移酒席,画鹢逗江村。云带歌声飏,风飘舞袖翻。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
句
家无阿堵物,门有宁馨儿。
别睢阳故人
少小客游梁,依然似故乡。城池经战阵,人物恨存亡。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有书无寄处,相送一沾裳。
寄李侍御
柱下闻周史,书中慰越吟。近看三岁字,遥见百年心。价以吹嘘长,恩从顾盼深。不栽桃李树,何日得成阴。
浏览全部 42 首
江上寄隐者
归舟不计程,江月屡亏盈。霭霭沧波路,悠悠离别情。蒹葭连水国,鼙鼓近梁城。却忆沿江叟,汀洲春草生。
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余干后溪
迹远亲鱼鸟,功成厌鼓鼙。林中阮生集,池上谢公题。户牖垂藤合,藩离插槿齐。夕阳山向背,春(一作秋)草水东西。度雨诸峰出,看花几路迷。何劳问秦汉,更入武陵溪。
重送戴道士(并序)
被命将居越,扁舟指会稽。海云迎棹起,江月照人低。有道蟠龙虎,无生混鹜鸡。霞川随处是,何必武陵溪。
送别诗
行行异沂海,依依别路歧。水苔随缆聚,岸柳拂舟垂。石菌生悬叶,江槎流卧枝。烛尽悲宵去,酒满惜将离。
繁台秋饯何子二首 繁台秋饯何子二首 二
候吏催迟暮,游人怨解携。十年内供奉,万里竟关西。地古饶文物,时平罢鼓鼙。巡行有佳兴,应遍绝崖题。
丁未岁归王官谷
家山牢落战尘西,匹马偷归路已迷。冢上卷旗人簇立,花边移寨鸟惊啼。本来薄俗轻文字,却致中原动鼓鼙。将(一作时)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