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广选》:末句吟咏有余味。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起得高旷。中联历举楚、蜀所经之处,所谓“阻笑歌”也。故欲尽醉以致情。
《唐风定》:声情意境,渐入中唐。此犹名手也,为气运所乘耳。
《唐诗评选》:摇摇缓缓,自为乐府余音。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前解,言使车速发,特因钦限逼迫也,三四之“南入洞庭”、“西过巫峡”,即二之“云树连天”。“随雁去”、“听猿多”,即“阻笑歌”也(前四句下)。后解,言正值深秋,况经奇险,多谢故人,劳劳相送,自当饮尽其卮中也(后四句下)。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计日”迫也,“赴岷峨”远也,只此句便有不容少留之意。“云树连天”,伏中四句上半截之案也,“阻笑歌”伏中四句下半截之案也。结只是更不忍辜负高情,自当尽醉,然后分手。
《唐贤三昧集笺注》:萚石先生最赏此作,以为非后人所能及。声情气格,无一不妙。
《唐诗别裁》:应是己适楚,韦适蜀,故中二联分写,二四写情,五六写景,不嫌其复。
《网师园唐诗笺》:此应是送人由楚入蜀之作,故三、四写情,五、六写景,俱以两地分对。
《历代诗法》:一结调法甚佳。
道林寺送莫侍御
何处堪留客,香林隔翠微。薜萝通驿骑,山竹挂朝衣。霜引台乌集,风惊塔雁飞。饮茶胜饮酒,聊以送将归。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 其一
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东过富春渚,乐此佳山川。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生事在林壑,悠悠经暮年。于今七里濑,遗迹尚依然。高台竟寂寞,流水空潺湲。
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登金陵临江驿楼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梁。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然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寄李侍御
柱下闻周史,书中慰越吟。近看三岁字,遥见百年心。价以吹嘘长,恩从顾盼深。不栽桃李树,何日得成阴。
题长安壁主人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浏览全部 42 首
送周望往四川
驷马桥边秋水波,郎君此去意如何。衡阳雁阵惊寒早,巫峡猿啼入夜多。一水东来通汉沔,众山西上接岷峨。少陵祠宇清溪曲,为泻椒浆试一过。
劝客饮
谁解西回沧海波,且听白苧数声歌。人生所得只如此,世事到头无奈何。酒海莫教空濩落,金堆安用郁嵯峨。古今共是一丘土,只有刘生得计多。
送厉宗上人
拥策背岷峨,终南雨雪和。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
下峡
忆子啼猿绕树哀,雨随孤棹过阳台。波头未白人头白,瞥见春风滟滪堆。
初次巴陵
西江浪接洞庭波,积水遥连天上河。乡信为凭谁寄去,汀洲燕雁渐来多。
拟杜陵秋兴八首 其八
落日江南发棹歌,楚王宫庙郁嵯峨。雨经巫峡朝云湿,木落洞庭秋水多。璧月银河空复在,玉箫金管奈愁何。只今文藻悲迁客,何处波涛吊汨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