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广选》:田子艺曰:李义山“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及此诗“由来”二句,皆得爱君之意。结句须得此法。
《唐诗直解》:“越人”二句,动人羞恶。“疲马”二语,动人侧隐。末更说得贡献恁地败兴,立言有法。
《唐诗归》:钟云:风刺之体,深厚而严,立言有法。谭云:读二语,有心者自当侧然(“疲马山中”二句下)。
《唐诗训解》:意欲以不贵异物讽君。“不忍看”三字最佳。
《唐诗选》:三、四讥御史不当贡献,“自贡”、“何劳”,俱用意字眼。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此系盛唐神品,恨高廷礼不识。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婉转雅致,精入妙境。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开口,便说“道路难”,妙妙。且不论贡物之来,民生如何疲困,只论侍御之去朝廷,是何意旨乎?况于“铜柱朱崖”,同是此地;“伏波横海”,同为一人。乃彼何人斯,出众登坛?尔何人斯,代人贡物?直是精剥鼠子面皮,更无余地许活也。三、四又反复治之,偏要提出其獬豸冠来,恶极,妙极(前四句下)。五、六又刻写“道路难”三字,穷极治之。七、八用相如《喻巴蜀檄》文法,出脱朝廷,最得宣示远人大体(后四句下)。
《唐诗归折衷》:吴敬夫云:开口已见险远。颔联言其不必,颈联言其不堪。末复以不贵难得,责重君五,真善于讽谏者。
《增订唐诗摘钞》:一首极严正剀切诗,而题云“戏赠”,所谓忠告善道也。
《唐诗成法》:题是“戏赠”,诗是毒口痛骂。讽刺须有含蓄,明骂有何味?此首太显露。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题是戏赠而诗竟是辱骂,井不留一分余地也。“道路难”即是五六之“山中日晚”、“江上春寒”,妙在横插第二句“伏波横海”。……结意本讽朝廷不贵异物,而却用归美之词,词尤得体。
《网师园唐诗笺》:通体讽刺,亦庄亦婉,题虽“戏赠”,却非苟作者。
《唐诗近体》:一气浑成中自寓深情微旨,亦严亦婉,讽侍御兼以讽君。
《诗境浅说》:杜侍御以霜台峻秩,奉使南疆,赠行者当述使节之辉光、山川之伟丽。张独一扫浮词,全篇皆以规劝立意,诗笔复音铿而词秀,唐人集中希有之作也。
过从弟制疑官舍竹斋
羡尔方为吏,衡门独晏如。野猿偷纸笔,山鸟污图书。竹里藏公事,花间隐使车。不妨垂钓坐,时脍小江鱼。
赠赵使君美人
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玉清公主挽歌
学凤年犹小,乘龙日尚赊。初封千户邑,忽驾五云车。地接金人岸,山通玉女家。秋风何太早,吹落禁园花。
道林寺送莫侍御
何处堪留客,香林隔翠微。薜萝通驿骑,山竹挂朝衣。霜引台乌集,风惊塔雁飞。饮茶胜饮酒,聊以送将归。
别睢阳故人
少小客游梁,依然似故乡。城池经战阵,人物恨存亡。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有书无寄处,相送一沾裳。
送杜侍御赴上都
避马台中贵,登车岭外遥。还因贡赋礼,来谒大明朝。地入商山路,乡连渭水桥。承恩返南越,尊酒重相邀。
浏览全部 42 首
抵岭南呈绎堂先生
戈船横海旧登坛,幕府相依尚素冠。丞相舍人容魏勃,将军门客愧任安。曾怜誓墓情怀切,敢惮从戎道路难。铜柱即看铭越秀,蒲帆会许挂湘澜。
送王用吾观察之贵竹
伏波铜柱早登坛,新命仍加执法冠。千里风声传木夹,三年冰雪寄珠官。人从益部占星入,雨过碉房倚马看。莫道殊方频历试,循良先著御屏端。
题姚将军五图词
何来采药仙源。问当年。云是伏波横海、旧登坛。麟阁里。沧洲意。任相看。一似桃花流水,向人间。
赠越南贡使阮云麓 其一
白雉重劳贡越裳,珠崖铜柱效梯航。占星不藉南车指,就日曾观北极光。杨柳雪飞新传舍,蓼萧露湛古诗章。何须更说珊瑚树,彩笔凌云锦七襄。
周达可随奉使过真腊国作书纪风俗因赠三首 其三
汉界踰铜柱,蛮邦近越裳。远行随使节,蹈海及殊方。鴃舌劳重译,龙波极大荒。异书君已著,未许剑埋光。
朝台送客有怀
赵佗西拜已登坛,马援南征土宇宽。越国旧无唐印绶,蛮乡今有汉衣冠。江云带日秋偏热,海雨随风夏亦寒。岭北归人莫回首,蓼花枫叶万重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