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人南归
凄凄杨柳暮,时复一蝉声。沧海不可极,风帆难计程。微烟生晚浦,斜日上孤城。欲寄相思札,谁传万里情。
宿栖霞观
一宵会清境,不悟世间忧。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碧烟生藻井,红日映花楼。顾我无道气,拂衣难少留。
送白上人归天台
梵译千篇广,归心一念生。浮杯识海岸,持钵去王城。雨彴春莓滑,香盆漏叶轻。遥知守庵虎,先辨锡环声。
酬阮逸诗卷
木有毫端水有源,渐成盘错始潺湲。右丞画笔多平浅,平浅应知近自然(同上书卷二七)。
松江夜泊
舟闲人已息,林际月微明。一片清江水,中涵万古情。
送天台进长老
尝闻台岭秀,积翠倚南天。鹿下深溪饮,僧从绝岭禅。浮尘满浮世,流水逐流泉。人别归心切,瓶盂上客船。
浏览全部 11 首
教思堂作示诸同志
吏局了无事,横(考异:一作黉)舍终日闲。庭树秋风至,凉气满窗间。高阁富文史,诸生时往还。纵谈忽忘倦,时观非云悭。咏归同与点,坐忘庶希颜。尘累日以销,何必栖空山。
书壁
数椽成小隐,游息在其间。贫者易为乐,贵人难得闲。水云怀笠泽,梅月梦孤山。久矣疏书卷,为儒亦强颜。
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
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曛。正当秋夏交,原野起烟氛。坐听凉飙举,华月稍披云。漠漠山犹隐,滟滟川始分。物幽夜更殊,境静兴弥臻。息机非傲世,于时乏嘉闻。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
答孟望之 其一
长忆孟夫子,题诗过郡山。舟樯春不到,庭馆昼长閒。瘴海身飘泊,云溪梦往还。何时薜萝月,双照逐臣颜。
登永寿寺舍利塔望岱岳太行
南帆越千里,刺眼无寸山。一登高迥处,非复河卫间。乃知宝王刹,嵽嵽俯四寰。手挥白日冷,足蹑青云闲。天龙与天马,宛在户牖跧。双鬟一朝尽,黛色如可攀。直疑飞鸟外,足以恣往还。昔贤已自诧,况我尘土颜。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五
文盛起太息,姬壤半沦夷。仁积天所亲,道丧人已离。霸图迭雄长,明诅兴自兹。王纲久不竞,览卷空涕洏。日月照干戈,风雨撼璧圭。仲尼不梦周,世道无复为。元气日以薾,荏苒朝露悲。嫠妇抱隐忧,忠矣非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