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赠史文通奉议二首 其二
有叟住东野,畏人希入城。君时共还往,我欲问修行。早岁识岩客,近时逢绛生。真能访茅屋,屣履试将迎。
临川陈宪大夫挽词二首 其二
五月扁舟忆过门,哀怜逐客为招魂。开樽不惜清泉洁,挥汗相看白雨翻。病起清言惊苦瘦,归休尺牍尚相存。秋风洒涕松楸外,谈笑犹疑对竹轩。
和子瞻铁拄杖
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坚竹破误汝行。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如霜。提携但恐汝无力,撞坚过崄安能伤。柳公虽老尚强健,闭门却扫不复将。知公足力无险阻,怜公未有登山侣。回生四海惟一身,袖中长剑为两人。洞庭漫天不觉过,半酣起舞惊鬼神。愿公此杖亦如此,适意遨游日千里。归来倚壁示时人,海外苍茫空自记。
次韵子瞻题扶风道中天花寺小亭
客车来不息,辙迹知成沟。莫怪慵登寺,犹宜赏举头。独游知忆弟,望远胜登楼。处处题诗遍,篇篇谁为收。
次韵王适东轩即事三首 其三
北园春草径微微,未用频教剪棘茨。蜂阵纷纷初养蜜,莺巢浅浅欲生儿。客情流水兼山远,归梦游丝向日迟。懒病相将浑欲惯,赖君索我强裁诗。
送王巩之徐州
遨游公卿间,结交非不足。高秋远行迈,黄泥没马腹。问君胡为尔,笑指篱间菊。故人彭城守,久作中朝逐。诗书自娱戏,樽俎当谁属。相望鹤颈引,欲往龟头缩。前期失不遂,浪语频遭督。黄楼适已就,白酒行亦熟。登高畅远情,戏马有前躅。篇章杂笑语,行草烂盈幅。归来贮箧笥,把玩比金玉。吾兄别我久,忧患欲谁告。孤高多风霆,弹射畏颠覆。白头日益新,岁寒喜君独。纷纷众草中,冉冉凌霜竹。恨我闭笼樊,无由托君毂。
浏览全部 1850 首
孙致平尊人挽诗
再见书楼氏,风流继六贤。素轻千户拟,还守一经传。好学嗟亡矣,伤心为衋然。郎君今二妙,早晚慰深泉。
挽郑筠谷先生 其一
年来耆旧凋亡尽,邈若山河感昔游。早识先生曾奉手,还教贱子许同舟。风流宏长谁能继,文咏追陪自此休。廿载谢公门下客,独垂衰泪过西州。
次韵曾英发
泮水桥边不记年,后来谁复敢争先。襄阳耆旧今无在,江左风流寂不传。穷巷闭门佳客至,新诗照壁夜光悬。未应晚节嗟流滞,三子青袍慰眼前。
刘孝叔挽诗
登科方欲冠,谢病未当传。欢喜荣亲日,康强任子年。入川将老矣,返鲁遂终焉。他日南城路,回车一怆然。
梅南道人读易图
画省归来谢缙绅,傍梅观易最清真。孤根下应先天气,太极中含大地春。傲睨乾坤双老眼,婆娑香影一吟身。岁寒莫问调羹事,且作耆英会里人。
近以诗寄许振叔承林德祖见和复次前韵寄之
甫里先生早乞身,最怜流落汉庭臣。也知雅有绨袍意,故使同为莲社人。佳句传来油素湿,灵文翻处贝多新。更烦为指趋真路,旧国于今草木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