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司空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辞五首 其五
六纪增年福未涯,三公归第宠频加。达逢雨木官虽怕,贤值辰年梦已嗟。中祀牲牢开祖道,太常铙吹送灵车。伤心前月登门后,临别殷勤贶手华。
和前三篇 其二
山公偏爱习家池,每出游时醉不知。既见国侨如旧识,何须阮籍乃吾师。亭边菡萏铺新锦,水际闾阎近布棋。欲作宣城十日饮,留连梦得似敦诗。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 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而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其三
吏议推穷旧话言,畏途迢递冒风澜。两词罢对文移绝,一室常眠枕席寒。郁郁久居人共叹,皇皇求义我知难。谁将羑里匡陈事,便作閒堂紫极看。
司徒侍中杜正献公挽辞五首 其三
当扆思遗直,推恩厚恤终。衮貂官秩贵,驷马葬仪雄。天老宵躔暗,高阳旧里空。从兹使车问,不似十年中。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 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而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其六
纵出由来古有诛,徇私无实荷宽纾。已知公冶本非罪,免似邹阳更上书。刀笔任从文俗议,风霜方识宪台居。自惭衰拙将何用,学术无堪政事疏。
行次塘堤
渺渺寒流千里余,带城襟垒似江湖。侯王设险古未有,夷狄窥边今遂无。数郡营屯归耒耨,万家生聚利菰蒲。长堤不绝才如线,南北冲冲是坦途。
浏览全部 623 首
金宿楼望月呈仲通司封 其二
缅想建安盛,西园飞盖游。初筵会才雅,今夕继风流。月伴昏星出,云随晚吹收。老生于此兴,不减庾荆州。
送宝觉禅师
夏浅春余宇宙清,溪山千里送君行。今宵柳岸半轮月,何处花村飞锡声。衣挽岭云犹带湿,鹤随杯渡不须惊。江头一线轻帆急,稳压鲸波气自平。
送翁寿如之扬州
行李迟明发,渡江何日归。秋风吹去路,水色上征衣。战罢城池在,潮生海日微。君看稻粱雁,一一尽南飞。
送德迈道人之豫章
禅灵桥畔落残花,桥上离情对日斜。顾我乘轩惭组绶,羡师飞锡指烟霞。楼中西岭真君宅,门外南州处士家。莫道空谈便无事,碧云诗思更无涯。
送人之冷泉
兹游无伴侣,远树独依依。日落征帆急,天寒过客稀。断云随竹锡,残雪照麻衣。应渡西湖去,闻钟入翠微。
秋日山中
不记秋风几日晴,偶来林下见云生。野梧半脱无多影,山雉惊飞忽一声。短锡引船僧渡水,小舆联担客归城。溪头听得渔翁说,近日前村酒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