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上刘左史二首 其二
不为穷愁始著书,一灯今与影同孤。从公亟欲问奇字,随世无因识故吾。赖有霜钟当北道,不应璧月自西湖。举头更觉天人近,环佩声中试一呼。
上水道中闻莺
人间七月火云升,碧树黄鹂亦可人。哑咤一声行道外,不知身在故园春。
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寄呈 其十
弥明晚不逊,不解世俗书。邻翁十升水,公无察渊鱼。
成都信藏主求送行(参足庵) 其二
岁晚何人为指南,手中扇子是同参。云门未见乾峰日,与子如今恰一般。
武林病中作
病阑无奈客尘婴,百绕西湖梦不成。白发自怜非故我,青山何事亦关情。坡仙未死人安在,处士归来或有盟。人物风情皆若此,还将老泪月同倾。
送隐上人还玉峰二首 其二
西风已挂沐猴冠,人语溪声亦少宽。家有如山牛粪火,为君煨栗劝加餐。
浏览全部 278 首
韩知府挽诗二首 其二
方美朱轮贵,俄惊丹旐新。凤毛看二子,鹤发慰偏亲。甲第归无日,名园迹已陈。风流山下路,楚挽倍伤神。
寄题瑩中野轩
开轩城市如村落,人似往时陈太邱。暄景半窗行野马,雨寒疏竹上牵牛。平生江海心犹在,退食诗书吏罢休。□□□□□□力,必知耆旧想风流。
叶翰林令画僧作偃松于石林堂壁有诗余次韵 其二
当年溜雨三千尺,回首丘山力万牛。故作轮囷攲绝壁,苦心苍节俯清流。
刘舜卿祖父母挽诗
极目襄垣道,萧萧落叶秋。人犹避骢马,梦已隔丹丘。比穴看明镜,同归想玉楼。余芳知未歇,孙子在瀛洲。
送范斋李先生致仕还吴
春色俄看到枳花,江东行客理归艖。世途水马波难溯,吾道人龙迹已遐。安世平生多气节,少陵老去忆桑麻。袖中未有留戡疏,羞向灯前看莫邪。
题褒城驿池
池馆通秦槛向衢,旧闻佳赏此踟蹰。清凉不散亭犹在,事力何销舫已无。钓客坐风临岛屿,牧牛当雨食菰蒲。西川吟吏偏思葺,只恐归寻水亦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