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批点唐音》:短诗岂尽三闾?如此一结,便不可测。
《唐诗训解》:更是骚思。
《唐诗摘钞》:言屈户之怨与沅湘俱深,倒转便有味。更妙缀二景语在后,真觉山鬼欲来。
《唐诗别裁》:忧愁幽思,笔端缭绕。屈子之怨,岂沅湘所能流去耶?发端妙。
《诗法易简录》:咏古人必能写出古人之神,方不负题。此诗首二句悬空落笔,直将屈子一生忠愤写得至今犹在,发端之妙,已称绝调。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凡咏古以写景结,须与其人相肖,方有神致,否则流于宽泛矣。
《岘佣说诗》:并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种悲凉感慨之气,五绝中此格最高。
《诗境浅说续编》:前二句之意,与少陵咏《八阵图》“江流石不转”句,皆咏昔贤遗恨与江水俱长。后二句以秋风、枫树为灵均传哀怨之声,其传神在空际。王阮亭《题露筋祠》诗“门外野风开白莲”,不着迹象,为含有怀古苍凉之思,与此诗同意。
《唐人绝句精华》:末二句恍惚中如见屈原。暗用《招魂》语,使人不之觉。短短二十字而吊古之意探矣,故佳。
以下资料来源未详:(1)三闾庙:即屈原庙。屈原曾任三闾大夫。庙在长沙府湖阴县北(今湖南汨罗县)。(2)何深:多么地深。(3)萧萧:风吹树木发出的响声。
行营送马侍御
万里羽书来未绝,五关烽火昼仍传。故人多病尽归去,唯有刘桢不得眠。
昭君词
汉家宫阙梦中归,几度毡房泪湿衣。惆怅不如边雁影,秋风犹得向南飞。
巫山高
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瞿塘嘈嘈急如弦,洄流势逆将覆船。云梯岂可进,百丈那能牵,陆行巉岩水不前。洒泪向流水,泪归东海边。含愁对明月,明月空自圆。故乡回首思绵绵,侧身天地心茫然。
汉南遇方评事
移家住汉阴,不复问华簪。贳酒宜城近,烧田梦泽深。暮山逢鸟入,寒水见鱼沈。与物皆无累,终年惬本心。
山居即事
岩云掩竹扉,去鸟带馀晖。地僻生涯薄,山深俗事稀。 养花分宿雨,剪叶补秋衣。野渡逢渔子,同舟荡月归。
宿无可上人房
偶来人境外,何处染嚣尘。倘许栖林下,僧中老此身。
浏览全部 322 首
湘南即事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过津口
南岳自兹近,湘流东逝深。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回首过津口,而多枫树林。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瓮余不尽酒,膝有无声琴。圣贤两寂寞,眇眇独开襟。
酬张二仲彝
吴洲见芳草,楚客动归心。屈宋乡山古,荆衡烟雨深。艰难十载别,羁旅四愁侵。澧月通沅水,湘云入桂林。已看生白发,当为乏黄金。江海时相见,唯闻梁甫吟。
江行
繁阴乍隐洲,落叶初飞浦。萧萧(一作潇湘)楚客帆,暮入寒(一作日暮秋)江雨。
秋怀四首 其四
黯黯江潭枫树林,异时屈宋并伤心。萧森合入将归辩,憔悴犹传既放吟。今古岁时供涕泪,水天楼阁倦登临。浪为楚客焉能赋,肠断寒城日暮砧。
斑竹
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