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古风
序:开文书帙中,检所遗忘,因得故高常侍适。往居在成都时,高任蜀州刺史人日相忆见寄诗,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自枉诗已十余年,莫记存殁又六七年矣,老病怀旧,生意可知。今海内忘形故人,独汉中王瑀与昭州敬使君超先在(独汉郡王瑀与昭州敬使君超先在),爱而不见,情见乎辞。大历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却追酬高公此作,因寄王及敬弟。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

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叹我凄凄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

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莫。潇湘水国傍鼋鼍,鄠杜秋天失雕鹗。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遥(一作犹)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

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长笛谁能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

评析

《容斋随笔》:

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非若今人为次韵所局也。观《文选》所编何劭、张华、卢谌、刘琨、二陆、三谢者人赠答可知己。唐人尤多,……高适寄杜公云:“愧尔东西南北人”,杜则云:“东西南北更堪论”,适又有诗云:“草《玄》今已毕,此外更何言?”杜则云:“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皆如钟磬在虡,扣之则应,往来反复,于是乎有余味矣。

《杜臆》:

高乃忘形故人,已死而遂及生者,将汉中、昭州并入篇中,此公触想成诗,无成心亦无定体,如太空浮云,卷舒自如。

《唐诗别裁》:

分说东西南北,本楚词之《招魂》(“遥拱北辰”四句下)。答蜀州“愧尔东西”句,故将东、西、南、北分点,古人酬赠体也。

《读杜心解》:

上下六韵截,各四句转意,……“锦里”四句,伤高殁也。“锦里空”而身“傍鼋鼍”,惠诗之处,不堪回首矣;“瑶墀冥”而入“失雕鹗”,作诗之人,杳然长逝矣:彼此互叹,文情摇曳。

《杜诗镜铨》:

起汉中(“曳据何处”句下)。结言昭州,仍绾到高上(“长笛邻家”二句下)。

《唐宋诗举要》:

次叙蜀州寄诗前后情事。吴曰:以下发慨(“潇湘水国”二句下)。吴曰:句势轩天拔地,杜公长技(“东西南北”四句下)。吴曰;感念盛衰,淋漓悲壮(“昭州同翰”句下)。

相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