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批点唐诗正声》:末句无紧要,用之便佳绝佳绝。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语语幽细。末句无紧要,自好。
《唐诗正声》:吴逸一评:乐府贵浑厚,此闺情中之幽细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有古意,闺情中幽细者。江若镜:含不尽之态于十字之中,可谓善说情景者。
《唐诗镜》:有古意。
《唐诗解》:心有所怀,故见月即拜,以情诉月,而人不闻,独风吹裙带耳。此《子夜歌》之遗声也。
《唐风怀》:季贞曰:含情言外,结得古乐府之妙。
《唐诗摘钞》:“北风”字老甚!风吹捃带,有悄悄冥冥之意。此句要从旁人看出才有景,若直说出所语何事,便是钝汉矣。画家射虎,但作弯弓引满之状;洗砚图,但画清水满池,而弃一砚于中,与此同一关捩。
《唐诗别裁》:对月诉情,人自不闻语也。近《子夜歌》。
《而庵说唐诗》:“便即”来得紧凑,“细语”又来得稳贴。
《唐诗笺要》:六朝乐府妙境,从太白《玉阶怨》、《静夜思》脱胎。
《唐诗笺注》:上三句写照,心事已是传神,但试思“细语人不闻”下如何下转语?工诗者于此用离脱法,“北风吹裙带”,此诗之魂,通首活现矣。
《网师园唐诗笺》:隽不落佻(末二句下)。
《唐人绝句精华》:三四颇具风致,用意少而含意多也。
杂曲歌辞 古别离二首 其二
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朝发能几里,暮来风又起。如何两处愁,皆在孤舟里?昨夜天月明,长川寒且清。菊花开欲尽,荠菜拍来生。下江帆势速,五两遥相逐。欲问去时人,知投何处宿。空令猿啸时,泣对湘潭竹。
江上送客
故人南去汉江阴,秋雨萧萧云梦深。江上见人应下泪,由来远客易伤心。
送张芬归江东兼寄柳中庸
久是天涯客,偏伤落木时。如何故国见,更欲异乡期。鸟暮东西急,波寒上下迟。空将满眼泪,千里怨相思。
观邻老栽松
虽过老人宅,不解老人心。何事残阳里,栽松欲待阴。
鲜于少府宅看花
谢家能植药,万簇相萦倚。烂熳绿苔前,婵娟青草里。垂栏复照户,映竹仍临水。骤雨发芳香,回风舒锦绮。孤光杂新故,众色更重累。散碧出疏茎,分黄成细蕊。游蜂高更下,惊蝶坐还起。玉貌对应惭,霞标方不似。春阴怜弱蔓,夏日同短晷。回落报荣衰,交关斗红紫。花时苟未赏,老至谁能止。上客屡移床,幽僧劳凭几。初合虽薄劣,却得陪君子。敢问贤主人,何如种桃李。
送乐平苗明府得家字
本自求彭泽,谁云道里赊。山从石壁断,江向弋阳斜。暮(一作草)色随枫树,阴云暗荻花。诸侯旧调鼎,应重宰臣家。
浏览全部 284 首
攀鞍态/迎春乐 攀鞍态
逢迎一笑金难买。小樱唇、浅蛾黛。玉环风调依然在。想花下、攀鞍态。伫倚碧云如有待。望新月、为谁双拜。细语人不闻,微风动、罗裙带。
美人烧香词
翡翠钗梁云作叶,腻红深晕桃花颊。玉奴纤手捲虾须,绣罗袜小不胜扶。低头背人整裙带,神前独自深深拜。翠袖轻回香雾分,细语悠悠听不闻。门外游人空驻马,冥冥白日西山下。
幼女词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恋绣衾 其一
十三筝柱金雁飞。晚妆慵、云髻半颓。甚黄昏、朱帘犹卷,待衔花、双燕未归。起看新月西廊下,被东风、吹冷画衣。慢兜回、茜窗深处,熨泥金、裙带写诗。
拜新月二章 其一
拜新月,拜月愿月圆。新月有圆时,人别何时见。
赠卢夫人
佳人惜颜色,恐逐芳菲歇。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拜月如有词,傍人那得知。归来投玉枕,始觉泪痕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