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载酒园诗话又编》:初读李端集,苦于平熟,遇其时一作态,即新警可喜。如“月落星稀天欲明……”何其多姿也!
《唐诗鉴赏辞典》:这首诗,明白晓畅,诗人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把一个闺中少妇急切盼望丈夫归来的情景,描写得含蓄细腻,楚楚动人,令人读了之后,自然对她产生深厚的同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起笔描绘了黎明前寥廓空寂的天宇,这里全诗的背景。随后,诗笔从室外转向室内,描绘了另一番景象:“孤灯未灭梦难成。”天已将明,孤灯闪烁,诗中女主人公仍在那儿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她有什么心事?这里已经产生一个悬念。可是,作者似乎并不急于解决这个悬念,而是把笔墨继续集中在那位少妇身上:“披衣更向门前望”。这神情就更奇怪了。她在等待什么?要去看什么?悬念进一步加深。“不忿朝来鹊喜声!”啊,原来是黎明时分那声声悦耳动听的喜鹊鸣叫,把她引到门前去的。“乾鹊噪,行人至。”这不明明预兆着日夜思念的“行人”──出了远门的丈夫马上要回来吗?所以她忙不迭地跑到门前去了。可是,门外只有车尘马迹、稀稀落落的行人,哪里有丈夫的影儿!她伤心透了:一方面是由于失望;另方面她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不忿”(即不满、恼恨)二字,正传达出少妇由惊喜陡转忧伤的心情。
喜鹊是无辜的。当然,我们也不能责怪女主人公无知、任性。长夜漫漫,孤灯独对,该是什么滋味!“不忿朝来鹊喜声!”这不仅是对一只鸟儿的恼恨,这里凝聚着的是对丈夫痴恋的深情、多年来独守空房的痛苦以及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无望的怨叹。
这首诗末一句写得特别出色。它不仅带着口语色彩,充满生活气息,而且在简洁明快中包容着丰富的情韵。诗人作了十分精炼的概括,把少妇起床和后来恼恨的原因都略去不提,给读者留下思索的余地。诗意就变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了。
(周锡)
晦日同苗员外游曲江
晦日同携手,临流一望春。可怜杨柳陌,愁杀故乡人。
病后游青龙寺
病来形貌秽,斋沐入东林。境静闻神远,身羸向道深。 芭蕉高自折,荷叶大先沈。
卧病闻吉中孚拜官寄元秘书昆季
汉家采使不求声,自慰文章道欲行。毛遂登门虽异赏,韩非入传滥齐名。云归暂爱青山出,客去还愁白发生。年少奉亲皆愿达,敢将心事向玄成。
送卫雄下第归同州
不才先上第,词客却空还。边地行人少,平芜尽日闲。 一蝉陂树里,众火陇云间。羡汝归茅屋,书窗见远山。
拜新月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晚游东田寄司空曙
暮来思远客,独立在东田。片雨无妨景,残虹不映天。别愁逢夏果,归兴入秋蝉。莫作隳官意,陶潜未必贤。
浏览全部 284 首
有期不至
银烛清尊久延伫,出门入门天欲曙。 月落星稀竟不来,烟柳胧朣鹊飞去。
邵伯道中 其一
一声欸乃客惊眠,月落星稀欲曙天。曲曲碧波飞白鹭,片帆剪破半湖烟。
采桑 自度曲 不寐
淡月明。孤灯背。梦难成。暗啮鸳鸯被。
菩萨蛮 露筋祠 其五 有寄
抛侬几尺烟波路。断桥难断魂来去。何处望全迷。西陵更向西。欲知情郑重。验取宵来梦。可耐不成眠。乌啼又曙天。
星节前戏成
依稀桥鹊布银潢,又见天孙作妇忙。已向烟萝深遁迹,不烦云锦粲成章。追思高会饮传烛,徒得清眠梦熟粱。却喜连朝天沛泽,应为月姊酿秋芳。
次韵和石末公悲红树二首 其二
霜与秋林作锦帏,一朝霜重却全稀。坐看绝艳成尘土,应悟浮华是祸机。惊鹊月明难自定,穷猿岁暮欲何归。犹怜有客期欢赏,太息斯须志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