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载酒园诗话又编》:初读李端集,苦于平熟,遇其时一作态,即新警可喜。如“月落星稀天欲明……”何其多姿也!
《唐诗鉴赏辞典》:这首诗,明白晓畅,诗人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把一个闺中少妇急切盼望丈夫归来的情景,描写得含蓄细腻,楚楚动人,令人读了之后,自然对她产生深厚的同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起笔描绘了黎明前寥廓空寂的天宇,这里全诗的背景。随后,诗笔从室外转向室内,描绘了另一番景象:“孤灯未灭梦难成。”天已将明,孤灯闪烁,诗中女主人公仍在那儿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她有什么心事?这里已经产生一个悬念。可是,作者似乎并不急于解决这个悬念,而是把笔墨继续集中在那位少妇身上:“披衣更向门前望”。这神情就更奇怪了。她在等待什么?要去看什么?悬念进一步加深。“不忿朝来鹊喜声!”啊,原来是黎明时分那声声悦耳动听的喜鹊鸣叫,把她引到门前去的。“乾鹊噪,行人至。”这不明明预兆着日夜思念的“行人”──出了远门的丈夫马上要回来吗?所以她忙不迭地跑到门前去了。可是,门外只有车尘马迹、稀稀落落的行人,哪里有丈夫的影儿!她伤心透了:一方面是由于失望;另方面她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不忿”(即不满、恼恨)二字,正传达出少妇由惊喜陡转忧伤的心情。
喜鹊是无辜的。当然,我们也不能责怪女主人公无知、任性。长夜漫漫,孤灯独对,该是什么滋味!“不忿朝来鹊喜声!”这不仅是对一只鸟儿的恼恨,这里凝聚着的是对丈夫痴恋的深情、多年来独守空房的痛苦以及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无望的怨叹。
这首诗末一句写得特别出色。它不仅带着口语色彩,充满生活气息,而且在简洁明快中包容着丰富的情韵。诗人作了十分精炼的概括,把少妇起床和后来恼恨的原因都略去不提,给读者留下思索的余地。诗意就变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了。
(周锡)
杂曲歌辞 千里思
凉州风月美,遥望居延路。汎汎下天云,青青缘塞树。燕山苏武上,海岛田横住。更是草生时,行人出门去。
单推官厅前双桐咏
封植因高兴,孤贞契素期。由来得地早,何事结花迟。叶重凝烟后,条寒过雨时。还同李家树,争赋角弓诗。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
暮雨风吹尽,东池一夜凉。伏流回弱荇,明月入垂杨。石竹閒开碧,蔷薇暗吐黄。倚琴看鹤舞,摇扇引桐香。旧笋方辞箨,新莲未满房。林幽花晚发,地远草先长。抚枕愁华鬓,凭栏想故乡。露余清汉直,云卷白榆行。惊鹊仍依树,游鱼不过粱。系舟偏忆戴,炊黍愿期张。末路还思借,前恩讵敢忘。从来叔夜懒,非是接舆狂。众病婴公干,群忧集孝璋。惭将多误曲,今日献周郎。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才子神骨清,虚竦眉眼明。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满堂归道师,众口宗诗伯。须臾里巷传,天子亦知贤。出诏升高士,驰声在少年。自为才哲爱,日与侯王会。匡主一言中,荣亲千里外。更闻仙士友,往往东回首。驱石不成羊,指(一作捐)丹空毙狗。孤帆淮上归,商估夜相依。海雾寒将尽,天星晓欲稀。潮头来始歇,浦口喧争发。乡树尚和云,邻船犹带月。到洞必伤情,巡房见旧名。醮疏坛路涩,汲少井栏倾。别我长安道,前期共须老。方随水向山,肯惜花辞岛。怅望执君衣,今朝风景好。
长安感事呈卢纶
十五事文翰,大儿轻孔融。长裾游邸第,笑傲五侯中。谏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蹉跎潘鬓至,蹭蹬阮途穷。贷布怜宁兴,无金命未通。王陵固似戆,郭最遂非雄。敛板辞群彦,回车访老农。咏诗怀洛下,送客忆山东。沈病魂神浊,清斋思虑空。羸将卫玠比,冷共邺侯同。草舍才遮雨,荆窗不碍风。梨教通子守,酒是远师供。扪虱欣时泰,迎猫达岁丰。原门唯有席,井饮但加葱。少壮衿齐德,高年觉宋聋。寓书先论懒,读易反求蒙。昔慕能鸣雁,今怜半死桐。秉心犹似矢,搔首忽如蓬。赤叶翻藤架,黄花盖菊丛。聊将呈匠伯,今已学愚公。
赠故将军
平生在边日,鞍马若星流。独出间千里,相知满九州。恃功凌主将,作气见王侯。谁道廉颇老,犹能报远雠。
浏览全部 284 首
有期不至
银烛清尊久延伫,出门入门天欲曙。 月落星稀竟不来,烟柳胧朣鹊飞去。
邵伯道中 其一
一声欸乃客惊眠,月落星稀欲曙天。曲曲碧波飞白鹭,片帆剪破半湖烟。
采桑 自度曲 不寐
淡月明。孤灯背。梦难成。暗啮鸳鸯被。
菩萨蛮 露筋祠 其五 有寄
抛侬几尺烟波路。断桥难断魂来去。何处望全迷。西陵更向西。欲知情郑重。验取宵来梦。可耐不成眠。乌啼又曙天。
星节前戏成
依稀桥鹊布银潢,又见天孙作妇忙。已向烟萝深遁迹,不烦云锦粲成章。追思高会饮传烛,徒得清眠梦熟粱。却喜连朝天沛泽,应为月姊酿秋芳。
次韵和石末公悲红树二首 其二
霜与秋林作锦帏,一朝霜重却全稀。坐看绝艳成尘土,应悟浮华是祸机。惊鹊月明难自定,穷猿岁暮欲何归。犹怜有客期欢赏,太息斯须志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