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折衷》:唐云:翻弄在“欲”、“误”二字。吴敬夫云:用事非诗家所贵,似此脱化乃佳。
《唐诗别裁》:吴绥盾谓因病致妍,故佳。
《诗境浅说续编》:此诗能曲写女儿心事:银筝玉手,相映生辉,尚恐未当周郎之意,乃误拂冰弦,以期一顾。……希宠取怜,大率类此,不独因病致妍以贡媚也。
以下资料来源未详:玉房:弹筝女子的住处。
《唐诗鉴赏辞典》:筝是古代一种弹拨乐器,即今称“古筝”。“鸣筝”谓弹奏筝曲。题一作“听筝”,则谓听奏筝有感,就听者立题。从诗意看,以作“鸣筝”为有味。这首小诗写一位弹筝女子为博取青睐而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态,写得婉曲细腻,富有情趣。
前二句写弹筝美人坐在华美的房舍前,拨弄筝弦,优美的乐声从弦轴里传送出来。“柱”是系弦的部件。“金粟”形容筝柱的装饰华贵。“素手”表明弹筝者是女子。后二句即写鸣筝女故意弹错以博取青睐。“周郎”指三国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将,时称“周郎”。他又精通音乐,听人奏曲有误时,即使喝得半醉,也要转过头去看一看演奏者。所以时谣说:“曲有误,周郎顾。”(见《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这里以“周郎”比喻弹筝女子属意的知音者。“时时”是强调她一再出错,显出故意撩拨的情态,表示注意到她的用心不在献艺博知音,而在其他。
清人徐增分析这诗说:“妇人卖弄身分,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李君(称李端)何故知得恁细。”(《而庵说唐诗》)其见解相当精辟。
此诗的妙处就在于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生活中体现人物心理状态的典型细节,将弹筝女子的微妙心理,一种邀宠之情,曲曲写出,十分传神。诗的写法象速写,似素描,对弹筝女形象的描写是十分成功的。
(倪其心)
雪夜寻太白道士
雪路夜朦胧,寻师杏树东。石坛连竹静,醮火照山红。再拜开金箓,焚香使玉童。篷瀛三岛至,天地一壶通。别客曾留药,逢舟或借风。出游居鹤上,避祸入羊中。过洞偏回首,登门未发蒙。桑田如可见,沧海几时空。
送铜泽王归城
昔闻公族出,其(一作宾)从亦高车。为善唯求乐,分贫必及疏。身承汉枝叶,手习鲁诗书。尚说无功德,三年在石渠。
东门送客
绿杨新草路,白发故乡人。既壮还应老,游梁复滞秦。逢花莫漫折,能有几多春。
江上别柳中庸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杂曲歌辞 春游乐二首
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意合辞先露,心诚貌却閒。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度关山
雁塞日初晴,狐(一作孤)关雪复平。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浏览全部 284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