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岁寒堂诗话》:此诗若草草不甚留意,而读之使人凛然,想见孔明风采。比李义山“猿乌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之句,又加一等矣。
《李杜二家诗钞评林》:刘云:上句想望其风采犹在,下句则伤其已死。
《批点唐诗正声》:格韵高雅“犹闻辞后主”句,武侯多少忠贞,尽在衷怀!
《杜臆》:“辞后主”,谓《出师》二表,至今神采如生,岂真作南阳卧龙哉!……昔人诗:“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小儒乱道。
《杜诗详注》:朱鹤龄曰:此诗后二句,人无解者。武侯为昭烈驱驰,未见其忠,惟当后主昏庸而尽瘁出师,不复有归卧南阳之意,此则云筲万古者耳。曰“犹闻”者,空山精爽,如或闻之。
《而庵说唐诗》:子美感公之忠,悲公之志深矣。
《唐宋诗醇》:十字中包括武侯一生行迹,不涉议论,弥淡弥高。
《读杜心解》:后二语隐括两《出师表》而出之,诗中字指后主者,表上于后主时也。朱氏分别两主,疏解尽忠之说,多少痕迹!其疏“犹闻”二字:“空山精爽,如或闻之”,却有味。
《唐诗绳尺》:词意悲婉,丹青工于绘画者,得丹青之妙理。
《诗法易简录》:通首一气流宕。“落”字、“长”字作势,转出“犹闻”二字,最有力,后二句谓其死犹未已,是加一倍写法,方写得武侯之神,奕奕如在。
《古唐诗合解》:唐仲言曰:刘会孟谓落句“惜其已死”,其说平平,读者多以为是,殊不知庙既古矣,尚论其人之存否耶?意子美必无此语。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其四
壮年学书剑,他日委泥沙。事主非无禄,浮生即有涯。高斋依药饵,绝域改春华。丧乱丹心破,王臣未一家。
题省中院壁
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落花游丝白日静, 鸣鸠乳燕青春深。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 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
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岳,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遣忧
乱离知又甚,消息苦难真。受谏无今日,临危忆古人。纷纷乘白马,攘攘著黄巾。隋氏留宫室,焚烧何太频。
春归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别来频甲子,倏忽(一作归到)又春华。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此身(一作且应)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得昏字
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迢迢百余尺,豁达开四门。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浏览全部 1586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