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苕溪渔隐丛话》:《后山诗话》:裕陵常谓杜子美诗:“勋业频看境,行藏独倚楼”,谓甫之诗,皆不迨此。《冷斋夜话》云:诗句有含蓄者,如老杜:“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唐诗镜》:三四格老,五六情难,“看镜”、“倚楼”毕竟是少陵隐语。
《诗镜总论》:凡异想异境,其托胎处固已远矣。老杜云:“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语意徘徊。司空曙“相悲各问年”,更自应手犀快。风尘阅历,有此苦语。
《杜诗解》:只“萧萧荆楚秋”五字,是正写江上景。……“荆楚”二字妙,目睹荆楚,口言荆楚,心不在荆楚也。“频看镜”者,老年心热人,忽忽自忘其白,妙在一“频”字;“独倚楼”者,登楼所以远望,岂身羸弱者所宜?然衰暮之人,极恐人笑,于是背地自登,因而久倚,妙在“独”字。
《杜诗说》:此诗后半所云,是本怀,是正说,其余自嗤其怪,自宽自释,皆即此意而反复变化以出之。
《杜臆》:逢时之危,思报主恩,故身虽老而志不能休耳。结乃说破一篇之意。
《唐宋诗醇》:颔联抑郁无聊,却说得如此含蓄,宜宋真宗之极称之也。
《读杜心解》:高爽悲凉。于老杜难得此朗朗之语,不须注脚也。
《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五六是不说的妙,此宋真宗所以独赏之也。
《唐宋诗举要》:李子德云:“勋业”十字至大至悲,老极淡极,声气俱化矣。
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
更欲投何处,飘然去此都。形骸元土木,舟楫复江湖。社稷缠妖气,干戈送老儒。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雨洗平沙静,天衔阔岸纡。鸣螀随泛梗,别燕赴秋菰。栖托难高卧,饥寒迫向隅。寂寥相喣沫,浩荡报恩珠。溟涨鲸波动,衡阳雁影徂。南征问悬榻,东逝想乘桴。滥窃商歌听,时忧卞泣诛。经过忆郑驿,斟酌旅情孤。
草堂即事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雾(一作雪)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客从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徵敛无。
诸将五首 其二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荅升平。
楼上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恋阙劳肝肺,论(一作抡)材愧杞楠。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天边行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浏览全部 1586 首
南歌子
雨过涂成潦,风来树变秋。蒋山高处乱云浮。待扫浮云西北望神州。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愁心如海不能收。却怪南朝天子总无愁。
朱总军自闽海归慰之
十年多难一身存,揽尽貂裘夜不温。带索尚堪吟楚泽,挟符那许过夷门。音书北阙更新主,涕泪南冠感旧恩。结发匈奴成白首,至今勋业镜中论。
送张光禄元易使边兼还河东展省 其五
貂裘日贳酒垆家,夜半笼灯上日华。马湩金杯休醉客,春风思对五陵花。
再次韵赠张子
长安木叶下,萧萧生客愁。夜寒空对酒,云澹独登楼。柳岸横长笛,花滩放小舟。向来江海意,凄断为清秋。
新秋
西风瑟瑟又惊秋,绿暗园林雨乍收。金井自寒连晚照,玉箫中断起离愁。江清水落芙蓉岸,夜永香沈翡翠楼。勋业未成空揽镜,生憎白发已盈头。
莫春感怀 其二
半天星月碧云流,满眼东风独倚楼。灯火西邻人语夜,江城二月客维舟。春深草色愁如海,寒澹花枝麦未秋。多谢风光共料理,黑头勋业镜中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