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谭云:频用“山鬼”、“湘娥”,皆说得实有形影声响,的的惊人。钟云:使实事妙在幻,使幻事妙在实(“山鬼”二句下)。
《唐诗评选》:此等诗自贤于夔府作远甚,诵之自知。“牵江色”,一“色”字幻妙,然于理则幻,寓目则诚。苟无其诚,幻不足立也。
《杜诗说》:此近体中《吊屈原赋》也。结亦自喻。此借酒杯以浇块垒,“山鬼”、“湘娥”,即屈原也;屈原,即少陵也。
《义门读书记》:祠南写得杳冥恍惚,是“夕望”神致(“山鬼”二句下)。
《杜诗详注》:张綖曰:如此清绝之地,徒为迁客羁人之所历,此万古所以同嗟也。结极有含蓄。
《茧斋诗谈》:“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写幻景只似实事,乃思之愈幻,笔墨异人处在此。
《唐宋诗醇》:秀色中含老气,何景明之渊源也。
《读杜心解》:盖“山鬼”、“湘娥”,皆屈赋寓言,今于“夕望”、“清绝”之余,恍然遇之。此日之含情,即当年之托兴,故曰“万古”“长嗟”。
《杜诗镜铨》:邵云:幽秀。王阮亭云:何仲默诗多学子美此种。
《唐诗矩》:尾联见意格。鲍照云:“昨行春竹丛,中鬼火狐鸣。”殊为哀切,五句意本此。“迷”字、“倚”字下得虚实恍惚,易以它字即呆矣。
《岘佣说诗》:“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是惝恍语;“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是奇警语。皆律诗中必有之境,姑举一端。
绝句四首 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月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王十五前阁会
楚岸收新雨,春台引细风。情人来石上,鲜脍出江中。邻舍烦书札,肩舆强老翁。病身虚俊味,何幸饫儿童。
上韦左相二十韵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豫樟深出地,沧海阔无津。北斗司喉舌,东方领搢绅。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独步才超古,余波德照邻(一作余阴照北邻)。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回首驱流俗,生涯似众人。巫咸不可问,邹鲁莫容身。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为公歌此曲,涕泪在衣巾。
暝
日下四山阴,山庭岚气侵。牛羊归径险,鸟雀聚枝深。正枕当星剑,收书动玉琴。半扉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夜
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烟尘绕阊阖,白首壮心违。
浏览全部 1586 首
恋绣衾 梅
江烟如雾水满汀。早梅花、偏占浅清。倚翠竹、寒无力,想潇湘、斜日暮云。几回梦断阳春面,问百花、犹隔几尘。趁月夜、霜风峭,约彩鸾、同载玉笙。
湘南怀古
江山摇落独登临,草色湖南入望深。万古空留湘女恨,九歌谁识屈原心。霜清楚畹兰香歇,云暗巴陵雁影沉。正是客怀消不得,《竹枝》声里断猿吟。
春日病起十一首 其五
野情随步屧,春色映罗衣。树彩丹青杂,花香脑麝迷。云疏吹片雨,江迥动斜晖。无限登台兴,犹嗟足力微。
题濮村
乞与东风十日晴,放教杖屦步云轻。客闲到处俱诗往,春色浓时载酒行。别去江山如识面,重来花鸟更关情。一官休羡无毡冷,官冷元来愈觉清。
超览亭
翠微深处著亭台,抖擞红尘双眼开。岚影剩添杯色好,泉声不带市喧来。竹间啼鸟破山寂,天际孤舟界浪回。占断鹞峰无限景,何妨杖屦日徘徊。
题岳阳楼壁
凌空飞构郁嗟峨,无那湘山逞树柯。云梦晓烟随鸟没,洞庭秋色卷帘多。灵妃鼓瑟声犹远,仙侣题诗墨未磨。更借桓伊三弄笛,倚阑听断暮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