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批点唐诗正声》:禁体极为佳语,贵在有无点缀。
《唐诗广选》:刘会孟曰:有情、有味,有体,色深可观。
《唐诗镜》:中唐七律时见偃纵,故体格不严。
《诗源辨体》:气亦不薄。
《唐风定》:天然富丽,气象宏远,文房之所不及。
《唐诗评选》:“花外尽”,乃以写花蹊之远,借钟作假,对以灵绝。
《载酒园诗话又编》:昔人推钱诗者,多举“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予以二语诚一篇警策,但读其全篇,终似公厨之馔,餍腹有余,爽口不足,去王维、李颀尚远。
《唐诗绎》:通首逐层顶接,丝缕细密。
《唐诗贯珠》:法脉细极。
《增订唐诗摘钞》:“花外尽”者,不闻于外也;“雨中深”者,独蒙其泽也。
《唐诗别裁》:诗格近李东川(首句下)。
《唐诗成法》:前半羡舍人之得志,后半伤己之不遇。
《网师园唐诗笺》:华赡,更余风致(“长乐钟声”一联下)。
《大历诗略》:颔联比兴微妙,非徒丽句也。结似气尽,然向达官而叹老嗟卑,此岂无意耶?
《历代诗法》:工致流丽,中唐佳律也。
《唐诗笺注》:上四句从阙下想象着笔,下半悲不遇,故有“羞对华簪”之句。
《唐诗向荣集》:钟声从里面一层一层想出来,柳色从外面一层一层看进去,才觉得“尽”字、“深”字之妙,而神韵悠长,气味和厚,殊难遽造此诣,宜当时之脍炙人口。
《唐诗三百首》:句句从阙下生情。
《唐诗笺要》:气格虽逊宝应以前,而不落软媚。员外之雄迈,所以直继右丞也。
《匡山丛话》:“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不减盛唐之音。
《昭昧詹言》:前四句写阁景气象,真朴自然,不减盛唐王摩诘,后四句托赠常语,平平耳。
《唐诗五七言近体五七言绝句选评》:何减东川风调?唯结意平直。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 其一
晨策趣无涯,名山深转秀。三休变覆景,万转迷宇宙。攀崖到天窗,入洞穷玉溜。侧径蹲怪石,飞萝掷惊狖。花间鍊药人,鸡犬和乳窦。散发便迎客,采芝仍满袖。郭璞赋游仙,始愿今可就。
秋夕与梁锽文宴
客到衡门下,林(一作秋)香蕙草时。好风能自至,明月不须期。秋日翻荷影,晴光脆柳枝。留欢美清夜,宁觉晓钟迟。
同李五夕次香山精舍访宪上人
彼岸闻山钟,仙舟过苕水。松门入幽映,石径趋迤逦。初月开草堂,远公方觏止。忘言在闲夜,凝念得微理。泠泠功德池,相与涤心耳。
仲春晚寻覆釜山
蝴蝶弄和风,飞花不知晚。王孙寻芳草,步步忘路远。况我爱青山,涉趣皆游践。萦回必中路,阴晦阳复显。古岸生新泉,霞峰映雪巘。交枝花色异,奇石云根浅。碧洞志忘归,紫芝行可搴。应嗤嵇叔夜,林卧方沈湎。
过张成侍御宅
丞相幕中题凤人,文章心事每相亲。从军谁谓仲宣乐,入室方知颜子贫。杯里紫茶香代酒,琴中绿水静留宾。欲知别后相思意,唯愿琼枝入梦频。
南中春意(一作思)
入仕无知言,游方随世道。平生愿开济,遇物干怀抱。已阻青云期,甘同散樗老。客游南海曲,坐见韶阳蚤。旧国别佳人,他乡思芳草。惜无鸿鹄翅,安得凌苍昊。
浏览全部 474 首
赠阙下裴舍人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阳。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题龚竹乡手卷诗七首(并序) 其一
当年捧檄佐湖湘,莲幕风清化日长。从此飞腾霄汉近,羽仪光采姓名香。
送沈汉卿拜母墓(效孟体)
慈母冢前柏,孝子眼中血。根在叶长青,恩深泪难歇。二月黄莺鸣,一路玄猿咽。
漫成
日射金堤御水明,杨花榆荚出宫城。上林如锦春如画,却怪黄莺不解鸣。
赋得春莺送友人
流莺拂绣羽,二月上林期。待雪消金禁,衔花向玉墀。翅掩飞燕舞,啼恼婕妤悲。料取金闺意,因君问所思。
赋得春莺送友人二首 其二
流莺拂绣羽,二月上林期。待雪销金禁,衔花向玉墀。